退出
网站首页
最新法规
最新信息
国外财税
财会辅导
税收优惠
政策解读
税种专题
税收筹划
纳税辅导
在线咨询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关税法规
地方法规
废止法规
经济法规
税收协定
涉税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南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关于举办“首届云南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的通知
云环发[2004]第96号
颁布时间:2004-02-25
2004年2月25日 云环发[2004]第96号 各州、市(地)环境保护局及各有关单位: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15周年,也是我省走新型工业化道 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年份。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现国民 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总结我省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研讨云南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服务,引导全社会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努力推进全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 作委员会、省环境保护局、省政府新闻办决定联合主办“首届云南环境保护与可持续 发展论坛”。现将“论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 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二、论坛主题 环境保护与云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论坛时间、地点: 拟定于2004年6月3日至6月5日。6月3日报到,6月4日-5日正式会议。 地点:昆明市云安会都 四、论坛规模 邀请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环保总局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国内、省内环保 专家、各州市(地)环保局长、企业负责人参加。 五、主要议题 1、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2、云南怎样建设“生态省” 3、云南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4、九大高原湖泊污染防治问题 5、环境建设与治理设施市场化 6、环保宣传教育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7、如何建立云南环境评估监测体系 六、主题活动 “论坛”前后,组委会将组织拍摄“蓝天碧水云南行--云南环保成就巡礼”电视 系列片、倡导环保万人签名活动启动仪式、沿滇池环保电单车友谊赛、云南绿色环保 专题文艺晚会等活动,深化“论坛”主题;“论坛”会上,将发布优秀论文,展示 “环境使者”形象,表彰“绿色学校”创建先进单位,形成《云南环境保护宣言》, 凸显论坛成果。 七、具体要求 (一)请各州、市(地)人大、环保、宣传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此次大型“论坛” 的组织工作。 (二)请各有关企事业单位积极配合和参与本次大型“论坛”的组织工作。 (三)请各大新闻媒体积极配合并主动宣传“论坛”及各大主题活动。 (四)要求在今年5月中旬完成与本次大型论坛活动有关的各项组织工作。 “首届云南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将邀请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领导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莅临指导,国内、省内环保专家释疑解惑。此次论 坛是我省规模大、规格高、意义十分深远的大型活动,也是进行对外宣传、展示云南 各地注重环境保护和重点企业环保形象的良好契机。为确保此次论坛活动的顺利开展, 望你们积极行动,全力配合。 八、组织实施 由“论坛”组委会办公室负责论坛活动的全面实施。 联系方式:“首届云南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人:彭 宏杰、刘笑宇;联系地址:昆明市人民西路343号院4楼;邮编:650118、 传真:(0871)8251771;联系电话:(0871)8252036 8250818 8250620 8226655 特此通知。 附件:首届云南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实施方案 一、论坛背景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护人 类家园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走进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 保护已成为时代主题。198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了跨世纪人口、经济、 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个奋斗目标,云南省委、省政府从实际 出发,进一步明确了把环保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制定了“环保十五”计 划。全省的环境保护工作按照“十五”环保计划,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工作并重 的方针,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 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得到加强,有力地 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但是,目前我省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总的来说,我省的环境状况与其它省市相 比,处于较好水平。但离“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 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些污染物排 放总量仍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一是水环境污染突出。主要湖泊在V类至劣V类水 质的占45%以上,主要河流监测断面中,污染严重的占33.4%,主要城市地表 水监测面中水功能达标的仅占28.1%;二是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 遏制。山地生态退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仍然严重;三是随着城镇人口的迅速增长和 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污染物排放量快速增加,城市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改善亟待加 强;四是农村生活与农业面源污染加重,控制与治理难度加大。 上述存在问题既有历史留下的老问题,也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有些地方 和企业不能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事例还时有发生; 多数县级环保部门执法能力和手段严重不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 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的存在;要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污染治理与生态 环境保护任务十分紧迫。 2003年12月,云南省委、省政府为深入学习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在强调致 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提出了“强化资源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决 定》明确指出:加强对自然的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 制定切合云南实际的自然资源监管办法,构建资源安全保障预警机制。强化矿产资源 勘查和矿产品综合调控,不断满足我省工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 发,实现永续利用。认真搞好重要战略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切实解决滇中地区水资源 短缺问题。加强重要接替资源的开发,鼓励企业到省外、国外建立原料基地。建立健 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坚决查处和打击私挖乱采、炒卖国家 资源的不法行为。坚决杜绝在资源开发中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现象。推进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能效标识计划,推行节能新产品认证,健全节能技术服务体系, 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企业节能、节水、降耗。搞好再生资源使用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 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环保、清洁生产的标准和政策,巩固 工业达标排放成果,继续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 污染预防转变。 因此,省环境保护部门深感形势严峻,责任重大。在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 路的前提下,环保部门如何找准自身的位置,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所作为; 如何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云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如何在保护环境、优化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搞 好企业,使环境与经济“双赢”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初见成效;如何在现有情况下控 制和关、停、并、转那些对环境有重大破坏影响的企业;如何保护好云南的旅游生态 环境等等,值得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研究和探讨。2004年是《中国21世 纪议程》发布1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15周年,也是我省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一年,举办“首届云南环境保护与可持续 发展论坛”,对推进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论坛主题 环境保护与云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 云南省环境保护局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四、组织形式 1、 首届云南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组织委员会 名誉主任:由省领导担任 主 任:由省领导担任 副主任:张 淼(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 作委员会主任) 李现武(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德文(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主任) 高正文(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秘书长:段汇成(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朱保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执行秘书长:石颖(云南省环境保护局政策法规处、宣传教育处处长) 办公室主任:彭宏杰 办公室副主任:刘笑宇、邱伟、梁建立、凌牡 2、邀请全国人大环资委领导、国家环保总局领导莅临指导。 3、邀请国内、省内资深环保专家、经济专家担任论坛顾问并作发展经济与环境 保护的主题报告。 五、主要议题 1、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2、云南怎样建设“生态省” 3、云南城市建设与环境污染 4、九大高原湖泊污染防治问题 5、环境建设与治理设施市场化 6、环保宣传教育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7、如何建立云南环境评估监测体系 六、论坛规模 邀请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环保总局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国内省内专家, 各州、市(地)环保局长、各州、市(地)人大环资工委、新闻办领导、企业负责人 参加。 七、论坛时间、地点 2004年6月3日至5日,共3天;6月3日报到,6月4日-5日正式会议。 地点:昆明市云安会都 八、论坛成果 1、论坛上形成《云南环境保护宣言》;体现云南环保形象。 2、开展"蓝天碧水云南行"活动,摄制《蓝天碧水云南行——云南环保成就巡礼》 电视系列片。 3、举办“阳光 大地”环保专场文艺晚会,宣传环保理念。 4、举办"环保电单车友谊赛"引导群众参与,倡导全社会保护环境,美化家园。 5、集纳优秀论文出版发行。 6、形成“论坛”纪念册。 7、以此为起点,每年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根据当年联合 国发布的主题词 定期举办类似的论坛。使之成为云南省的高规格、常规性的环保论坛。 九、实施步骤 (一)机构设置 论坛组委会办公室下设会务部、宣传部、招商部、活动部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实 施。 (二)实施计划 2004年3月10日——3月30日 1、举办“论坛新闻发布会”和“蓝天碧水云南行”启动仪式 2、论坛及主题活动招商开始 3、绿色环保公益广告牌选址及协调 4、论坛专题文艺晚会策划与衔接 5、搜集论坛论文 6、制作论坛30秒宣传片 2004年4月15日——5月15日 1、与会领导及省内专家名单基本确定 2、冠名及主题活动招商工作基本完成 3、编辑出版论坛优秀论文集 4、播放《蓝天碧水云南行》电视系列片 5、绿色环保公益广告牌设立。 6、着手论坛纪念册的编辑工作 2004年5月15日——6月1日 1、准备专家迎接事宜 2、大会车辆的租赁、场地布置、会务资金安排等 3、在昆明市主要街道悬挂条幅、条旗、张贴POP烘托气氛 4、发布论坛专题文艺晚会消息 5、编制论坛程序表,并装好相关资料袋、礼品准备妥当 6、论坛所有工作准备就绪 2004年6月2日--6月8日 1、各部门各司其责,共同做好会务工作 2、落实环保布袋发放暨万人签名活动 3、落实闭幕式文艺晚会事宜 4、安排与会代表送行事宜 5、论坛总结表彰会 十、主题活动安排 (一)大型环保电视系列片《蓝天碧水云南行——云南环保成就巡礼》 1、时间:3月1日——12月31日。 2、成立《蓝天碧水云南行——云南环保成就巡礼》摄制组,重点抓好环保电视 片的摄制工作。 3、任务。 采访各州、市(地)有关领导、企业及相关单位,从今昔环境的对比中反映环境 治理的成果,并对前景进行展望。报纸开辟专栏,云南电视台连续报道,为“论坛” 造势。 (二) 绿色环保万人签名活动暨发放布袋启动仪式 1、作为“论坛”活动的深化拟在闹市区广场或公园内发放环保布袋。 2、开展发放环保布袋暨“绿色环保万人签名活动”,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3、时间:初定为6月5日“世界环境日”。 4、由组委会拿出具体实施方案。 (三)云南绿色环保《阳光、大地》专题文艺晚会 1、时间:6月5日晚“论坛”闭幕式,晚上8:00——10:00 2、地点:云南艺术剧院(暂定) 3、内容:集纳云南本土民族歌舞及戏剧小品,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展现云南各 族人民健康向上,齐心爱护家园,共同奔小康的精神风貌。 4、由组委会拿出具体实施方案。 (四)青年志愿者沿滇池电单车友谊赛(由组委会办公室拿出具体方案) 十一、宣传方案 (一)宣传宗旨 以论坛为主线,以三大主题活动为亮点,在论坛前后形成持续宣传热浪,使环保 理念家喻户晓。 (二)载体选择 1.驻滇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云南分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环境报及 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卫星频道、经济频道、昆明电视台、春城晚报、云南信息报、 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生活时报、都市时报等新闻单位参与共同宣传。 2.在云南政府网站、云网、环保网站上发布相关消息。 3.设立组委会网站,向外发布论坛消息。 4.在闹市制作环保公益广告牌进行宣传。 5.制作印刷“环保论坛”POP在相关地方进行张贴。 6.广发环保论坛邀请书随机宣传。 7.编印论坛纪念册持续宣传。 8.其他资料宣传。 (三)主要新闻宣传活动计划 3月10日 召开论坛新闻发布会,在春城晚报上刊登 论坛倒计时栏花,开始收 集“论坛”论文,着手论坛纪念册编辑工作。 3月20日 在云南卫视播放30秒论坛宣传片,隔一天播一次(黄金时段)。 4月15日 编辑论坛优秀论文。 4月30日 出版论坛优秀论文集。 5月1日 在云南卫视播放《蓝天碧水云南行》电视系列片。 5月10日 推出环保公益广告牌。 5月20日 发布论坛专题文艺晚会消息。 5月25日 发布论坛准备就绪消息。 5月30日 在昆明市主要街道制作宣传条幅、条旗;在会场前布置拱门,飘空 气球,POP等烘托论坛气氛。 6月4日-5日 开幕式邀请各大媒体现场采访、报道,云南卫视全程跟踪报道。 6月5日 发布论坛闭幕消息。 6月6日 发布云南环境保护宣传公益广告牌树立暨环保万人签名活动、企业分 发环保购菜布袋消息。 6月10日将论坛活动编印成纪念册,赠送给媒体、有关单位和人员。 (3)
上一篇:
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药品生产许可证》统一更换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
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转发“关于发布《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通知”的通知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丨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
010-83687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