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3日 威政发[2005]2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
位:
《威海大水泊机场保护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威海大水泊机场保护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威海大水泊机场的保护,确保民用航空安全,根据《
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用航空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
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威海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威海大水泊机场(以下统称机场)保护区包括净空保护区、电磁环境保护
区和发展用地保护区。
第三条 威海市民用航空管理局是机场管理机构,负责机场保护区的监护。机场保
护区所在地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规划、建设、国土、公安、气象、无线电、安全监督等
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机场保护工作。
第四条 机场管理机构负责编制、修订机场总体规划,编制机场净空障碍物限制
图,会同有关部门划定机场净空保护区、电磁环境保护区和发展用地保护区范围,经
民航主管部门批准后报市及机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的规划、国土和无线电管理部门
备案。
机场总体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五条 机场净空保护区和电磁环境保护区、发展用地保护区范围,由保护区所在
地县级人民政府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发布公告,并在保护区域内张贴公告。
机场净空保护区和电磁环境保护区、发展用地保护区保护范围发生变更时,保护
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及时公告。
第六条 机场管理机构应当严格监视保护区状况,发现违反净空保护、电磁环境保
护和发展用地保护规定的行为,应立即制止,需要查处的应报告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第七条 机场所在地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机场净空保护区、电磁
环境保护区内和机场发展用地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时,应事先征求机场管理机构的意见。
净空保护区和电磁环境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须经机场管理机构同意方可批准建设。
第八条 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和电磁环境保护区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违者由市或保
护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依法按管理权限查处:
(一)修建超过净空障碍物限制高度或影响电磁环境的建(构)筑物及设施;
(二)修建可能向空中排放大量烟雾、粉尘、火焰、废气的建(构)筑物及设施,
以及从事可能产生这些物质的作业;
(三)修建靶场、强烈爆炸物仓库等建(构)筑物或者同类设施;
(四)设置影响机场目视助航设施使用的灯光、标志以及同类设施;
(五)放飞影响飞行安全的鸟类动物和其他物体;
(六)种植影响飞行安全或影响机场助航设施使用的植物;
(七)侵占、破坏机场排水沟渠及其他可能影响机场排水、防洪的活动;
(八)在机场范围内放养牲畜;
(九)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升放无人驾驶的自由气球和系留气球。
(十)其他影响机场净空安全和电磁环境的活动。
第九条 机场净空保护区内,经机场管理机构允许保留的建(构)筑物,其使用者
必须按要求设置航空障碍灯和标志,并使其保持正常状态。
第十条 机场净空保护区以外,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高大建(构)筑物或者其他设
施,其使用者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航空障碍灯和标志,并使其保持正常状态,同
时应向机场管理机构提供必要资料。
第十一条 机场净空保护区内发生危及飞行安全的鸟类活动时,机场管理机构应当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危害,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任何人不得阻挠。
第十二条 在机场净空保护区毗邻地区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和系留气球,必须经
威海市气象管理机构会同机场管理机构批准并确定施放范围。
无人驾驶自由气球发生非正常运行、系留气球意外脱离系留或飞失的,升放者必
须立刻报告威海市气象管理机构和机场管理机构。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的无线电台(站)和其他仪器、装置,不得妨碍民
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的正常使用。
在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以外设置的各类与无线电有关的设施,其产生的电磁辐
射不得对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构成干扰。
第十四条 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机场电磁保护区的监控,按有关规定及时排
除有害干扰,保证民用航空无线电台(站)正常工作。
第十五条 因机场保护区扩大而需清除的建(构)筑物、树木及其他设施,应当在
规定期限内清除。对公告发布前存在的被清除物,要按规定予以补偿;对公告发布后
设置的被清除物,要无条件清除。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