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财社字[2005]128号颁布时间:2005-11-01
各市、县(市)财政局,省级有关部门:
社会保障预算(以下简称社保预算)是国家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社保预算编制工作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省从2002年起在上虞、平湖两市开展了社保预算编制试点工作,此后不少市、县也自行作了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根据我省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经研究决定,省级从2006年起试编社保预算,市县分步推进社保预算,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省级社保预算编制有关要求
1.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社保预算的编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政策性、业务性较强,资金收支测算复杂,为此,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加强协调,齐心协力把预算编制工作做好。
2. 调查研究,合理编制。社会保障管理对象面广量大且政策复杂,要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充分考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现状,科学分析、合理预测基础上编制社保预算,确保预算数据的真实、准确。
3.编报及时,数据完整。各部门要按照布置的报表完整准确地编制社保预算,按要求及时报送。
二、市县社保预算编制有关要求
各地从2006年起全面推开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逐步试编社保预算,具体要求是:
1. 对已编制社保预算的市县,要求进一步规范完善,提高编制质量。
2. 对已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市县,在进一步完善基金预算的基础上,试编社保预算。
3. 对既未编社保预算又未编基金预算的地方,要求先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并积极创造条件试编社保预算。
各地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制定2006年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或社保预算的具体方案,加强社会保障资金收支运行管理,逐步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社保预算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起符合我省实际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健全政府预算体系。
附件1:关于试编2006年省级社会保障预算的实施意见
一、编制社保预算的主要政策依据
(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改进和规范复式预算制度,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并根据需要建立社保预算和其他预算。
(二)1995年11月2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分为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保预算和其他预算。
二、社保预算的编制原则
一是规范统一原则,社会保障预算要将各项社会保障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统一政策依据、统一收支范围、统一编制口径、统一工作程序;二是利于管理原则,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和监督,全面反映社会保障资金收支,及时提供缺口情况,有利于统筹规划,有利于分析社保政策执行情况;三是分级负担原则,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确保应由各级政府安排和筹措的社保资金足额到位;四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科学测算各类社保资金收支,合理筹措资金,确保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五是专款专用原则,严格按照各类资金的收支用途安排预算,严禁挤占挪用,更不能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三、试编社保预算的基本设想
按照厅领导“先试编,再完善,成熟后再正式推出”的批示精神,省本级从2005年开始试编2006年省级社保预算,编制的范围暂定为目前由我厅社保处归口联系的卫生、劳动、民政、药监、残联、老龄委及红十字会等7个主管部门。
四、社保预算的编制内容
社保预算由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社保财政专户管理的社会保障资金及其他社会保障资金、政府一般预算安排的社会保障经费预算和社保单位创收收入安排的社保经费支出预算4部分组成。
(一)社保预算收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向社会征收的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二是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社会保障性资金;三是社会保障事业单位的创收收入,包括单位投资收益等收入;四是与社会保障有关的其他基金收入和资金收入,包括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社会福利基金、社会捐赠资金等收入;五是多渠道筹措的用于充实社会保障资金的其他各项资金。
(二)社保预算支出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二是其他社会保障资金支出;三是政府一般预算和社会保障事业单位的创收收入安排的社会保障经费支出;四是其他各项社会保障资金支出。
五、社保预算表式设计说明
根据试编社保预算的主要内容和编制范围,2006年省级社保预算表共设定16张表,其中主表14张,补充表2张。总表反映三大块主要内容,一是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基金,并附各自的明细表;二是纳入省级社保财政专户管理的其他各项社保资金及国库核算的社会福利基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三是社会保障部门及其他部门的社会保障经费,主要是社会保障部门的部门预算,反映各部门按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的大类汇集的社保经费。为了反映单位离退休经费情况,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类,反映单位在部门预算中的“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离退休支出”的内容,由我厅预算处根据省级部门预算汇总填报。同时为全面反映省财政对社保的投入情况,还增设补充表,反映由省财政安排列各市县支出的社会保障性支出,主要包括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征地农民保障资金、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等转移支付资金。
六、社保预算的编制方法
社保预算在部门预算的基础上编制,采用部门预算“二上二下”的编制方法,与部门预算的编报同步进行。考虑到2006年的部门预算已布置,经研究,拟在部门预算“一下”时布置2006年社保预算,“二上”时与部门预算一并上报。
附件:2.2006年省级社会保障预算表(略)
3.2006年省级社会保障预算表填报说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