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益方科技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江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财教字[2005]71号颁布时间:2005-06-17

     2005年6月17日 浙财教字[2005]71号 各市、县(市、区)财政局、人口计生委(局):    为规范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专项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制定了《浙江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 励扶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 附件:浙江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专项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 效益,促进我省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家、省有关财务管理法律、法 规和规章以及《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口计生委、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 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 19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奖励扶助 资金)是指各级财政专项安排、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的 专项资金。   第三条 奖励扶助资金由省、市、县(市、区)财政共同分担,各级财政应列入财 政预算。   未经省批准自行开展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及省定试点地区扩大奖励扶助对象范围、 提高奖励扶助标准所需经费由各地财政自行负担。   第四条 建立奖励扶助制度“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四个环 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制度运行机制。奖励扶助专项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必须接受财 政、人口计生、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 各级人口计生、财政部门和代理发放机构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 好奖励扶助金的管理和发放工作。   (一)人口计生部门负责核实奖励扶助对象人数,编制资金需求计划,管理奖励 扶助制度信息管理系统,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并监督代理发放机构建 立奖励扶助对象个人储蓄账户和资金管理情况。   (二)财政部门负责在代理发放机构设立奖励扶助资金发放专户,并根据人口计 生部门提供的奖励扶助对象人数和当地发放标准,将奖励扶助资金列入预算,并将奖 励扶助资金及时足额拨入发放专户,实行封闭运行、专账核算和管理。   (三)代理发放机构根据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册建立奖励扶助对 象个人账户,根据委托发放要求按时将奖励扶助金划拨到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并 将建立个人账户和资金发放情况及时反馈给同级人口计生和财政部门,同时上报给省 级代理发放机构。省级代理发放机构应在当年奖励扶助资金发放后两个月内将相关信 息报送省财政厅和省人口计生委。   第六条 奖励扶助资金的发放对象。奖励扶助金的发放对象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1973至2001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   3.现存一个子女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60周岁。   发放对象的具体确认条件及确认办法详见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浙江省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条件的政策性解释》(浙人口计生委[20 05]24号)、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农村部分计 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办法(试行)》(浙人口计生委[2005]23号)。   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扩大奖励扶助对象范围。   第七条 奖励扶助标准:符合第六条规定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按人年均不低于 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已超过60周岁的,以奖励扶助制 度在当地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为起点发放。   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发放标准。   第八条 奖励扶助资金的预算编制。   (一)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应在每年的9月底前将下年度奖励扶助对象的个案信息 和汇总信息分别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和省、市人口计生、财政部门。   (二)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同级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下年度奖励扶助对象信息和当 地奖励扶助标准,测算下年度奖励扶助资金需求规模,并列入下年度财政预算。   (三)省级财政部门根据省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下年度奖励扶助对象信息和省定 奖励扶助标准,测算下年度奖励扶助资金需求规模,按照省财政总体分担水平将所需 资金列入下年度财政预算。    第九条 省奖励扶助资金的分配和下达。省奖励扶助资金按照公开、公平、公正 和奖补结合的原则按因素法进行分配。   (一)分配因素及权重。   1.市(县、区)财政状况,权重比例占45%;   2.奖励扶助对象的规模,权重比例占45%;   3.计生工作水平、奖励扶助工作情况,权重比例占10%。随着试点工作的推 进,分配因素及权重比例将作适当调整。   (二)省奖励扶助资金分配额的计算。省按以下公式计算试点县(市、区)的分 配金额:   1.某县(市、区)省专项资金分配额=财力因素分配额+奖扶规模因素分配额 +工作状况因素分配额   2.财力因素分配额= 某县(市、区)奖扶资金需求规模×该县(市、区)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系数   省奖励扶助资金规模×财力因素权重×-------------------------------- X 100%    ∑(试点县、市、区奖扶资金需求规模×相应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系数)   3.奖扶规模因素分配额=    某县(市、区)奖扶对象人数   省奖励扶助资金规模×规模因素权重×----------------- X 100%    ∑(试点县、市、区奖扶对象人数)   4.工作状况因素分配额=    某县(市、区)工作状况得分   省奖励扶助资金规模×工作因素权重×----------------- X 100%    ∑(试点县、市、区工作状况得分)   (三)省奖励扶助资金的下达。 省财政厅和省人口计生委按上述分配办法计算 确定对省定试点地区的奖励和补助额度,于每年的11月底前下达各地。   第十条 奖励扶助资金的发放。   (一)发放时间。奖励扶助金以年为单位计算,在每年12月发放1次。   (二)发放机构。省人口计生委和省财政厅统一招标确定代理发放金融机构。奖 励扶助资金由代理发放机构直接发放到奖励扶助对象的个人账户。   各地财政部门应于规定发放日前将省补资金与地方财政负担的奖扶资金足额拨付 到发放专户。   第十一条 奖励扶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用此项资金进行任何形式的盈利性投 资、融资活动以及抵扣个人贷款等款项。   第十二条 省财政厅和人口计生委建立奖励扶助资金的监督检查机制。每年采取 直接或委托方式对各地资金到位和发放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实施奖励扶助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制度。绩效考评结果作为完善奖励扶助 专项资金管理、评价奖励扶助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 加强对代理发放机构资金运行情况的监督。代理发放机构不按服务协议 履行资金发放义务,截留、拖欠、抵扣奖励扶助专项资金的,取消代理发放资格,并 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从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其所在部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擅自改变奖励扶助范围和奖励扶助标准的;   (二)贪污、挪用、扣压、拖欠奖励扶助专项资金的;   (三)玩忽职守,导致专项资金管理出现重大失误的;   (四)弄虚作假,虚报瞒报,出具不实证明的。    第十六条 对骗取、冒领奖励扶助金的,由人口计生部门和财政部门追回已经领 取的奖励扶助金,并依法给予处罚、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本办法适用于试点地区的奖励扶助专项资金管理,宁波市可参照执行。 县级财政部门和人口计生部门应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地区奖励扶助专项资金管理实施 细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人口计生委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2)

会员登录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