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10-01-05
【中华财税网2010-01-05信息】 “毫无疑问,中国是去年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也是这一年全球经济一片灰暗之中的一个难得亮点。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为全球带来了极大的信心提振。”
对于2009年的中国经济,著名国际咨询机构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的经济学家威廉姆。亚当姆斯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也是许多国际机构和海外经济学家对中国的普遍看法。
作为“09届国际经济”班中数一数二的“优等生”,中国通过实施果断有力的政策调整,成功地在艰难的2009年完成“保八”,这也让外界对中国经济今年乃至未来数年的增长更加信心十足。
在金融危机阴影笼罩的2009年,中国不负众望取得了“短跑”比赛的胜利,接下来就是要争取在更加关键的“长跑”中胜出。
中国几乎走对了每一步
很多人肯定注意到了近期的这样一则新闻,根据美国一家媒体监测机构的分析和统计,“中国经济崛起”成为过去10年间全球最引人关注的新闻事件,受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伊战、“9.11”恐怖袭击以及金融海啸。
美林证券全球研究经济学家陆挺表示,现在中国经济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全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过去中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并不为人所知,现在却每每牵动国际市场的神经。
“最近我听到我们不少国际客户赞叹说,中国几乎走对了每一步。”瑞士信贷经济学家陶冬坦言。他表示,在以往,很少会听到海外客户对中国经济有这么高的评价。
美国知名经济研究机构IHS环球透视的执行董事托德。李感叹说,在极端艰难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经济2009年的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是考虑到中国一直高度依赖出口,而过去一年又是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出口萎缩最严重的一年。
“中国成功地率先实现经济复苏,对于阻止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托德说,“如果不是中国如此快地逆转经济下滑的势头,那么全球投资人和放贷机构规避风险的意愿会持续更长时间,全球经济衰退也会更加严重。”
“相信中国2010年的GDP增长将不会低于8%,这将远远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伦敦卡斯商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赵怀南对记者说。赵怀南表示,中国经济2009年的表现,再次印证了中国政府在关键时刻对经济的驾驭能力。
最大挑战不是“增长”
“中国成功抵御住了全球经济严重衰退的顶头风,这对其他亚洲经济体来说是个好消息,对被危机摧残过的世界也是一大推动。”对中国经济有着长期关注的知名经济学家、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罗奇说。但一向以“耿直”著称的罗奇也提醒说,现在还远远没有到中国可以自我陶醉的时候。
和罗奇一样常驻中国、对中国经济有着切身感受的托德指出,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改善,中国经济今年在全球很可能还是表现最好的一个。但中国在今年面临的主要挑战,将是“如何在逐步撤出刺激措施的同时,避免让经济复苏急刹车,另外还要防止资产市场泡沫的产生”。
“单纯的GDP数字增长只是表面现象,我们更加在乎的应该是GDP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这是中国今后与其他国家经济竞争的关键。”赵怀南说,“现在中国已经取得了‘短跑’比赛的胜利,在更加关键的‘长跑’中能否胜出,就看政府接下来如何引导和激活内需。”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在2010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继续推动因为金融危机而被阻断的经济再平衡,或者说增长模式的转型。
在经济学者马骏看来,今年中国经济最大的挑战是通胀和资产泡沫,而不是增长。如果2009年的贷款增长速度控制在25%,而不是30%以上,应该是更合适的。
对于中国救市措施带来的“后遗症”,陶冬有着更朴实的理解。“也许消防员把火灭了,但水已经把房子淹了。如何把水抽掉,又不至于影响整体经济和金融的稳定,这是一个大的课题。”
资产泡沫更值得警惕
和很多经济基本面相对更好的新兴经济体一样,中国同样因为国内外流动性的翻涌而面临资产价格泡沫以及更进一步的通胀问题。不过,多数国际经济学家认为,实体经济的通胀在2010年应该不会是大麻烦,更需要关注的是资产价格通胀。
汇丰的研究人员屈宏斌指出,如果不能从现在就开始给已经偏快的投资降温的话,中国今年存在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风险,毕竟,在未来一年中,中国等新兴市场资本流入增加仍将是不变的趋势。汇丰认为,中国应当从削减新上马的地方政府基建项目入手来降低投资增速,同时增加对社会基础设施如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为未来消费的增长创造良好的基本条件。
托德则指出,尽管相比2007年,中国股市价值高估的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但要考虑到,2007年时的经济状况和前景展望比现在要好很多。“我们的最大担忧在于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任何时候,如果一个国家的银行在6个月的时间内将贷款额增加了相当于此前两年总额的水平,那么决策者肯定要提高警惕了,而这恰恰是中国在2009年上半年发生的情况。”
与流动性和通胀相对应的一个重要问题,当然是政策退出,尤其是货币政策。亚当姆斯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要跟随美联储的步伐,中国经济的复苏比美国的复苏要强很多,因此跟随美国的货币政策步伐会给中国创造更多的通胀空间,资产价格通胀尤其值得注意。
对于财政政策,专家普遍认为,中国财政刺激的退出可能要到2011年。亚当姆斯等甚至认为,在今年上半年,随着经济增长很可能出现几个月的低迷,中国的政策刺激还可能进一步增强。
“常言说,伟大的公司在强盛和成功之后,都会重塑自身。对伟大的经济体来说也是如此,这次危机恰恰唤醒了中国去重塑自身。”罗奇在一份最新报告中总结说,“我很乐观,中国将抓住这次机会。”
下一篇:遏制房价要有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