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法规解读 > 正文

新会计准则新在何处

录入时间:2006-04-12

  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的新的跨越和突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全面确立了为报告使用者作出科学决策提供相关、真实、可靠、公允会计信息的企业财务报告目标。这对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第二,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也兼顾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会计习惯。第三,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第四,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从企业的角度:
  新近出台的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这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影响将是多方面的。在此本站谨从以下四个方面的新变化入手,做以简要分析,以求对您发现其中所蕴藏的投资机会有所帮助。
概括而言,新会计准则主要在以下四方面有重大调整,即“跌价准备计提”、“债务重组方法”、“存货管理”及“公允价值应用”。
  第一,关于“跌价准备计提”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调节盈利的手段之一就是在公司盈利上升时,多计提跌价准备;而盈利下滑时,再将跌价准备冲回。但会计准则变动后,上市公司就不能冲回上述准备。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准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和“无形资产跌价准备”,从2007年1月起开始计提后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利用大幅计提跌价准备进行利润调节的公司,就有可能在2006年将跌价准备冲回,否则再也没有机会冲回这些跌价准备。
  第二,关于“债务重组方法”
  新债务重组准则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标准。按照新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水平。
  第三,关于“存货管理”
  在新会计准则下,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对于原先采用后进先出,存货较大,周转率较低的公司,会造成毛利率和利润的不正常波动。如采用后进先出法的电器设备公司,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下跌过程中,一旦变革为先进先出法,成本将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当期利润下降。另外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对于生产周期长的行业,如造船及某些机械制造行业,允许将用于存货生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这将降低它们的成本,提高毛利率,提高会计利润。
  第四,关于“公允价值应用”
  公允价值的应用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新突破。按照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运用公允价值来计量。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这一交换将产生利润。而此前采用的账面价值计算法,基本不产生利润。另外,由于折旧消失,相应会提高公司利润,有效提升公司股票的估值水平。
  由于以上变化,将对上市公司产生诸多重大的影响,其中对于投资者而言,既蕴含了巨大的投资机会也会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本站提请广大投资者,在密切关注在新的会计基本准则颁布后上市公司的表现的同时,也要注意分析其可能对您的投资所带来的正反面影响,抓住机会,谨慎投资。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