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
录入时间:2002-01-30
【中华财税网北京01/30/2002信息】 根据中办、国办的两个《暂行规定》,对
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成了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
作。这项工作涉及的部门和企业多,且经济业务类型繁杂,需要审计的内容多,时间
跨度大,完成时间要求紧,质量要求高,而审计机关却因力量不足,造成任务过重,
不能保证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审计机关应建立经
济责任审计资料库。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是根据审计所掌握的资料,按不同部门和企
业建立的,其容纳的信息客观、完整、准确、丰富,审计机关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
可以充分利用审计资料库提供的各种信息,及时、快捷地掌握被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
避免审计内容的重复,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效率。
下面就如何建立、管理和使用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介绍一下我们的作法。
一、 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资料来源及涵盖的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的资料应从以下几个渠道搜集:1、结合财政同级审及上审下
工作,搜集党政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情况。2、通过开展经济
责任审计,搜集、整理、归纳资料。3、通过开展专项资金审计搜集资料。4、通过配
合其他经济监督部门审计搜集资料。5、通过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了解和掌握
资料。6、通过审计机关各专业处室开展的审计监督,搜集资料。7、通过审计查出的
主要问题搜集整理资料。进而,对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所搜集的资料,按其内容进行
分类:(1)被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各项经济指标、内部机构设置、承担的主要职
责和生产经营范围、人员分布状况内部控制等。(2)被审计对象的财政、财务收支情
况,如财政财务收支的主要来源和去向、资产负债损益和所有者权益等。(3)被审计
对象的主要业绩,如任期内的工作目标和事业发展计划的完成情况、审计部门或其他
经济监督部门查出的主要问题等。
二、 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的管理和使用
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是审计机关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信息源,因此要努力
搞好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的管理和使用工作。一是坚持专门机构管理的原则。即审计
资料库要由各级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机构负责建立和管理。二是坚持规范化、科
学化原则。即细化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按照审计对象的不同,可划分为:党政领导
干部审计资料库,企业领导人员审计资料库。在此基础上,按行业和单位的性质再进
行详细划分,分别按审计对象设置目录和账页。三是坚持审计成果互为利用的原则。
审计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既要向资料库输送资料,又可以通过设计资料库获得审计信
息,做到审计成果共享。
三、 经济责任审计资料的搜集方法。
1、 确定具体的审计对象后,审计机关要求被审计对象提供相关资料。2、将以前
年度相关审计项目资料搜集起来,充实审计资料库。3、结合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将年
度审计项目计划与搜集审计资料衔接起来。4、在实施常规审计中,搜集被审计对象执
行财经纪律、履行经济责任和完成经济指标等情况的证明材料。5、直接从已经审结的
审计档案中搜集。
四、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应注意的问题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有两点要特别注意:1、必须注重搜集资料的齐全性。
不但要搜集与评价党政领导干部本人和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密切相关的资料,还要
搜集与分清党政领导干部本人和企业领导人员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密切相
关的资料。同时,要注意划分前任领导和后任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分门别类地
加以归纳。要将所有搜集的资料分层次或分阶段及时补充到审计资料库中。2、必须注
重所搜集资料的真实性。资料来源必须是从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取得并经签证的,否
则不能编入审计资料库加以使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