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会计学考试中存在的几个普遍性问题

录入时间:2002-07-15

  【中华财税网北京07/15/2002信息】 一、考生答题中几个有普遍性的问题 近 几期会计学试题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和帐务处理 题六大类,每一类题目都围绕着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三个方面, 从不同的侧面考核考生对基础会计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单项选择题数量较多,共20题, 涉及的考核点较多,但都是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较容易回答;多项选择题旨在 考核学生对一些基本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与单项选择题相比,答题难度要大 一些;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是考核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题目,名词解释要求 回答准确,简答题则要求全面、完整;计算题和帐务处理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会计基 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从考生答题情况看,失分较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 几个; 1、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掌握的全面 性和准确性,备选答案较多,回答难度较大,因此失分较多。 2、简答题。简答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会计一些基本理论的掌握。由于基础会计 学每章都有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分布面广,考生不易把握。 3、帐务处理题 。帐务处理以企业最基本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为内容,考核学生 对企业基本业务的处理能力。由于这一题分值较大(占40分),且业务处理有连续性如 制造费用的分配、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以及收入费用的结转等,有一处出现错误, 往往会引起其它题做错,另外,产品成本的计算,利润分配的处理属于基础会计学中 难度较大的问题,因此考生失分也较多。 4、计算题。基础会计学中计算性题是以数字计算的形式考核学生对一些基本知 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从近几期考试的题目来看,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计算和权责 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下计算企业收入、费用这两类题目失分较多,其它内容的计算题 失分相对较少。 二、失分原因及表现 上述失分较多的题目在考试中带有普遍性,也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考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失分的原因初步分析如下。 1、审题不准、答非所问,导致答题错误。这种错误最明显的表现在简答题上, 如1998(下)基础会计学试题有一题简答题:在会计核算中为什么要设置和登记帐簿? 不少考生回答的是登记帐簿的意义或作用,答非所问。这种错误表面上看是审题不 准,答跑题了,深层的原因是对这一问题的不理解。为什么要设置和登记帐簿与设置 和登记了帐簿有什么作用或有什么意义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这种题目考核的目的是使 学生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登记帐簿是会计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会计工作的一 项重要内容,那么为什么要设置和登记帐簿呢?因为经济业务发生后,首先要填制会 计凭证,会计凭证可以反映经济业务,但是会计凭证数量多,又很分散,每一张会计 凭证只能反映一个业务,不能集中反映某一时期经济活动的全貌,不能连续、系统、 全面地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引起的资产和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这样就不能 很好地发挥会计的职能,这是会计凭证反映经济业务的不足之处,是设置和登记帐簿 的原因,这就要求会计核算要通过设置并登记帐簿,把分散在会计凭证上的资料进行 分类、整理和汇总,登记到帐簿中去,为经济管理提供系统、完整和综合的会计核算 资料,以加强经济管理。因为登记了帐簿才使它发挥一系列的作用,这是结果而不是 原因。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望各位考生在学习中给以注意。 2、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不准确、不全面。对一些会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 念理解不准确或不全面,是考试失分的原因之一。从多次选择题和名词解释上可以 看出这个原因。 例如,多项选择题: 从企业资产负债表可获得的财务信息是() A、资产的结构 B、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及结构 C、资产的流动性 D、偿债的能力  E、获利能力 在这五个备选答案中,A、B、C三个答案从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排列上可以直接看 出来,D(偿债能力)虽然要把资产项目中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联系起来才能看出来, 但这四个答案即ABCD都是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的信息。而E(获利能力)则不是资产负 债表所能提供的信息,虽然资产负债表中有“未分配利润”项目,但未分配利润是以 前年度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和本年度实现利润(或亏损)的合计数,不能真实地 反映出企业现在的获利能力。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要正确回答这一问 题,就必须对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构成和每一个项目的含义全面地理解和掌握。 对基 本概念理解和掌握不全面和不准确还表现在名词解释上。名词解释主要是解释会计一 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大多数的概念都是经过了反复的理论探讨而形成的,回答时力求 准确,不能望文生义和似是而非。例如名词:“预提费用”,有的考生回答为“尚未 发生预先提取出来,计入成本费用,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分期摊销的费用。”这样解释 “预提费用”有两个错误:一是“尚未发生”。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真实性原 则,要求会计核算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核算内容,既然“尚未发生”也就不需 要核算,除了一些特殊事项如坏帐损失在没有实际发生时可以预计外,对尚未发生的 经济业务是不能核算的。二是混淆了“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的概念。待摊费用 是在一次发生支付款项后,按其受益期在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期摊销,而预提费用则是 已经发生了耗费而尚未支付款项,因此不存在对这笔支出的分期摊销问题。预提费用 的真实含义是本期已经发生了耗费,应由本期负担,但尚未支付,按照权责发生制原 则预先提取计入成本费用的预用。 在名词解释中较有代表性的另一个问题是望文生 义,没有很好地理解其含义。例如名词“会计工作组织”,有的考生回答为“把会计 人员组织到一起开展会计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 理工作,会计工作的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企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而且对国民经 济宏观管理和调控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正确组织会计工作就应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准则 的要求,设计出企业会计制度、设置专门机构并配会计人员,从各方面做好组织工作, 仅仅把会计人员组织到一起工作并不是会计工作组织,充其量只是会计工作组织中的 一个部分。因此,把“会计工作组织”解释为“把会计人员组织到一起开展会议工作 是不正确的,应该全面理解,不能望文生义。 3、对会计处理方法掌握不牢,理解不透。帐务处理题重在考察学生对会计处理 方法如编制会计分录的掌握情况。要正确编制会计分录,就必须掌握借贷记帐法的基 本理论如帐户的结构和会计科目的含义等,否则,编制会计分录就会出现错误。由于 对编制会计分录涉及的理论理解不透彻,对会计分录编制方法掌握不牢,导致帐务处 理题错误较多,失分也较多。 帐务处理题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制造费 用和管理费用划分不准。制造费用通常是指企业生产部门(车间、制造分厂)为组织和 管理生产活动而发生的费用,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 动而发生的费用,两者发生的地点不同,作用也不尽相同,在《基础会计学》考试题 中都以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最基本的区分标准,有较明确的提示,但仍有不 少考生做错。由于对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处理错误,又会导致制造费用的分配、完 工产品成本的结转以及本年利润的确定等题目出现连带的错误,失分较多。(2)完工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不准确。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基本公式是: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 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其中期初在产品成本、期末 在产品成本是已知的,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要通过题目中相应的内容计算归集,由于 制造费用计算的错误,完工产品成本计算也就出错了。(3)利润分配。利润分配内容 是基础会计学的一个较难的问题,尤其是利润分配要按分配内容设置明细帐,详细反 映利润分配的具体内容。 4、答题不规范。答题不规范导致失分主要反映在分录题中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 如“累计折旧”写成“资产折旧”、“应收票据”写成“应收汇票”。现行会计制度 对会计科目是统一规定的,科目名称和科目内容都由会计制度规定,每个单位都应按 制度规定的名称和内容使用会计科目,不得随意改变科目名称和科目反映的内容。基 于这一要求,会计学考试都要求规范使用会计科目,不规范使用会计科目视为错误。 三、学习基础会计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基础会计学》作为会计学的基本课程, 涉及了会计学的一般理论,概念定义较多,而且有些概念与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有较 大差异,因此学好基础会计学有些难度,在学习中应给以重视。但是基础会计学重在 介绍会计的基本知识,所介绍的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基本方法,尤其是考试时主要以编 制分录为主,而会计分录的编制都有固定的格式,所涉及的业务也不是很复杂,因此 从这一角度看,学好基础会计学也不算很难。要辩证地看问题,既不畏难也不轻视。 在学习《基础会计学》时,可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注重平时的学习,要持 之以恒,不能寄希望于考前突击。《基础会计学》虽然有不少的概念问题需要记忆, 但也有很多内容是靠平时学习中通过反复地练习和理解才能掌握,如借贷记帐法的应 用、编制会计分录等,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理解和掌握了,不论题目怎样变化,都可 以做出来。相反,如果仅靠临时突击而没有理解,当题目稍有变化时就感到不好处理 了。 第二,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理解基本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是学 好基础会计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理解并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比如会计分录的编制,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理解了帐户 的结构以及每一项经济业务引起哪些资产、权益项目的变化,才能编制正确的会计分 录;如果不理解帐户的结构,不理解一项经济业务引起哪些项目发生变化,那就不能 正确地编制分录。计算题也是以一些基本理论或概念为基础的,如果不理解这些基本 理论或概念,就不知从何处入手,如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计算,只要理解了帐户名称及 其核算内容与资产负债项目名称及其反映的内容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之处,就很容易计 算,如果不理解两者的异同就会感到这种题目比较难。多项选择题也是理解了某个概 念或理论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如果不理解,要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也是比 较困难,这在前文中已举过例子。即使是名词 解释和简答题,只要理解了某一问题, 用自己的语言给以叙述也是可以的,不必按教材的原话一字不漏地回答。因此理解会 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第三,抓住每一章节的基本问题。 基础会计学的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些基本问题,抓住这些基本问题理解并掌握它,也就 掌握了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这样可以突出重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例如第一章总 论主要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应重点掌握的是会计的定义、职能、特点、会计核算的 原则等问题,第三章至第六章是利用借贷记帐法的原理去处理企业的基本业务,学习 的重点是如何根据这些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何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如何计算确定 本期的财务成果等。抓住了这些主要问题,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通过各种方法如做 练习等以求理解并掌握。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