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个人所得税纳税辅导 > 正文

对劳务报酬所得税率表的修改意见

录入时间:1999-12-06

  【中华财税网北京12/06/99信息】 目前有许多企业为纳税人的劳务报酬所 得代付税款,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就不能简单套用一般速 算法的计算公式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 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089号)第十四条的规定,单位或个人 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的,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额换算 为应得额。关于企业为纳税义务人劳务报酬所得代付税款的计算方法,《国家税 务总局关于明确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的劳务报酬所得代付税款计算公式的通 知》(国税发[1996]161号)已予以明确。但由于税率表设计不科学, 不能直接查找适用税率,在实际计算中,适用税率只能靠估计,因此经常出现计 算错误,造成税款的误征。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计算问题,笔者认为应修改税率 表。   根据国税发[1996]161号文件规定,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的劳 务报酬所得代付税款的计算公式如下:   一、 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元(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下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①   二、 不含税收入额3360元(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下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 [1-税率×(1-20%)]……………………②   三、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③   公式①、②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详见国税发[19 94]089号文件表三)对应的税率;公式③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 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税率表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  不超过16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   超过16000元至 30 2000 50000元的部分   37000元的部分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   注: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 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 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利用公式②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关键是查找对应的税率。因已知的是不含税 收入额,而税率表三中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因此需将 不含税收入转换成不含税所得才能查找对应税率。而不含税收入与不含税所得之 间的转换相当困难。因此由税率表三查找适用税率只能靠估计,这样一来,计算 中出错在所难免。常见的错误是用不含税收入×(1-20%)代替不含税所得 而错用税率。   事实上:   不含税所得=不含税收入-费用扣除标准   费用扣除标准=含税收入×20%   含税收入=(不含税收入+应纳税额)   所以,不含税所得=不含税收入×(1-20%)-应纳税额×20%   由此可见,不含税所得与不含税收入的转换相当繁琐。这种情况下,如何选 择适用税率呢?笔者认为可采用试算法,即在不含税所得未知情况下,可根据不 含税收入估计不含税所得大致范围,选择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代入公式②计 算,若前后一致,则说明选择正确,若出现矛盾,则重新选择。   例1:某企业支付C不含税劳务报酬20800元,则应负担个人的得税额 计算如下:   选择税率30%,速算扣除数2000,代入公式②得:   应纳税所得额=[(20800-2000)×(1-20%)]/[1- 30%×(1-20%)=1978.47(元)   应纳税所得额未超过20000元,前后矛盾,说明选择错误。   重新选择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0,代入公式②得:   应纳税所得额=[(20800-0)×(1-20%)]/(1-20%) ×(1-20%)=19809.52(元)   前后一致,说明选择正确。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9809.52×2 0%=3961.90(元)   尽管用试算法可以解决查找适用税率的问题,但计算量较大,为了从根本上 解决利用公式②计算中的查找税率问题,笔者认为应修改税率表三,将税率表三 中不含税级距转换为不含税收入.这样既便于计算,又可减少计算差错.   在公式②中,令应纳税所得额=20000,则   20000=[(不含税收入额-0)×(1-20%)/[1-20%× (1-20%)]不含税收入额=21000   令应纳税所得额=50000,   则:   50000=[(不含税收入额-20000)×(1-20%)]/[1 -30%×(1-20%)]   不含税收入额=49500   故,税率表三可修改为: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 不超过21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   超过21000元至 30 2000 50000元的部分   49500元的部分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49500元的部分 40 7000   同时,公式②和③也可以合并如下:   应纳税额=[不含税收入额×税率(1-20%)-速算扣除数]/[1- 税率×(1-20%)]………………④   例2:某公司支付给D不含税劳务报酬16800元,支付E不含税劳务报 酬46875元则企业应负担的个人所得税额计算如下:   首先查找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D: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0   E:适用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2000   再利用公式④计算应纳税额:   D:应纳税额=[16800×20%×(1-20%)]/[1-20% ×(1-20%)]=3200(元)   E:应纳税额=[46875×30%×(1-20%)-2000]/ [1-30%×(1-20%)]=12171.05(元)                              (i991170031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