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规避筹划风险要作有“心”人

录入时间:2004-07-26

     【中华财税网北京07/26/2004信息】 税收筹划中的风险直接制约着筹划的效果, 在筹划工作中引入风险意识愈来愈成为人们的共识。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要求广大 纳税人针对税收筹划不同环节存在的不同风险,客观分析,积极应对,做一个税收筹 划的有“心”人。    一是要有“决心”,确立成本观念,果断决策,避免筹划决策上的风险。税收筹 划的趋利性,决定了筹划成本成为决断筹划行为有无必要的重要标准。当筹划行为带 来的利益大于企业为此付出的成本时,就应该果断决策,不能犹犹豫豫,裹足不前。 当前有的企业面对税收筹划的机遇患得患失,前怕狼后怕虎,以致错失良机。还有的 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时,盲目跟风,看到其他企业通过筹划获得了利益,就忍不住也 要尝试一把,武断地做出决策。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对筹划的成本问题考虑不周,导 致成本与获利的不对称,得不偿失。    二是要够“细心”,确立法治观念,认真选择,避免筹划手段选择上的风险。税 收筹划的规则决定了依法筹划是税收筹划工作的基础。严格遵守相关税收法规是进行 筹划工作的前提,一项违法的税收筹划,无论其成果如何显著,注定是要失败的。在 税收筹划的实践中,往往有一部分企业急于求成,企图短期内见效,片面理解税法, 见缝插针,见有利可图,就不加选择地套用相关筹划案例,加之少数不良税务代理机 构出于行业竞争和自身利益的考虑,不但不及时纠正企业的错误选择,还推波助澜, 帮助企业钻税法的空子,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巨大风险。面对这种风险,广大纳税人 必须够“细心”,一方面要了解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细心分析企业经营的特点,另 一方面要熟悉税收法规的相关规定,细心掌握与自身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内容,最终 将二者结合起来,细心琢磨,选择既符合企业利益又遵循税法规定的筹划方案。    三是要够“专心”,确立专业化观念,增强筹划人员素质,避免筹划具体执行上 的风险。税收筹划操作的主观性,决定了筹划人员素质在税收筹划中的主导作用。一 个优秀的筹划团队能根据企业的需要,制定出最合理的筹划方案,令企业付出最少的 成本获取最多的利益;而一个素质较低的团队,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容易出现工 作效率低下、适用税法不当等问题,其筹划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当前,有的企业往往 临时组织部分财务人员进行税收筹划;有的企业尽管成立了专门的筹划机构或聘请了 专业的筹划人员,但往往又出于企业领导的个人意志,在筹划过程中进行人为干扰。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为税收筹划的具体操作带来一定的风险。面对这种风险,要求筹划 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必须够“专心”,一方面要提高筹划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根据企业 的经营规模和具体需求,专心培养使用或聘用专业化的筹划团队,优化筹划队伍的素 质结构,使其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要给予筹划队伍足够的信任,尽量减少对 筹划具体操作的人为干扰,使筹划人员能专心开展工作,从而将筹划执行过程中的风 险降至最低。    四是要有“诚心”,确立沟通观念,争取税务机关的指导和认同,避免筹划成果 转化上的风险。筹划行为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节税,而节税目的的实现依赖于税务 机关承认企业的筹划行为合法,只有得到了税务机关的认同,并依照法定的程序履行 了相关义务,筹划实践才会转化为企业的实际利益。当前,有的企业片面地认为只要 聘请专业人员开展税收筹划,就一定会得到税务机关的承认,但在筹划实践中,往往 会事与愿违。企业自己认定是天衣无缝的筹划方案,由于所处的位置、所站的高度及 对相关政策了解程度的差异,在税务机关看来就有可能存在漏洞,企业如果此时不注 意及时争取税务机关的指导,依然我行我素,必定要承担税收筹划的风险。面对税收 筹划成果转化上的风险,要求纳税人必须有“诚心”,与税务机关诚心交流和沟通, 以自身诚信纳税的行为树立良好的纳税信誉和形象,争取税务机关的信任和认同,并 在出台每一项新的筹划方案时,诚心地向有关部门咨询,以达成意见上的一致,实现 与税务机关的“双赢”。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