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
录入时间:2004-06-03
【中华财税网北京06/03/2004信息】 税收筹划是企业在财税工作中对税收负担
的低位选择,是企业在法律许可范围内,通过对投资、经营、理财等事项的精心谋划
和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及可选择性条款,从而获得最大节税利益
的一种理财行为。从根本上说,税收筹划不仅是一种“节税”行为,更是现代企业财
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实现企业税收筹划的可行性
1.对税收观念理解的转变为企业税收筹划排除了思想障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发展并逐步国际化、知识化、信息化,理论界开始重视从纳税主体的角度研究
税收,企业财务管理者开始认识到税收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另外税收征管
法和刑法也对偷逃税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明确的界定。可以说,目前研究企业税收筹划
的思想障碍已基本消除。
2.税收制度的完善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制度的保障。综观世界各国,重视企
业税收筹划的国家都有一个比较完善且相对稳定的税收制度。因为如果企业所面临的
税收环境变化不定,企业选择的纳税方案的优劣程度往往也会随着税收制度的变动而
变化,甚至会使一个最佳的纳税方案蜕化成为一个最差的纳税方案。目前我国税收制
度朝着法制化、系统化、相对稳定化的方向发展,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并为市场经济的国际化提供了较为可行的外部环境,这为企业财务管理者和有关人员
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制度保障。
3.不同经济行为的税收差异待遇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现代企业税收筹
划是通过对企业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选择能降低企业税负、获
取最大税收利益的经济行为,这要求税收制度能够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选择空间。
随着我国税收制度日趋完善,为了体现产业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杠杆对市场经济的宏
观调控职能,国家在已经颁布的税收实体法中不同程度上规定了不同经济行为的税收
差别待遇,即规定了不同经济行为的税种差别、税率差别和优惠政策差别,同时在税
收程序法中也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作了肯定,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空间业已形成。
4.市场经济国际化为企业进行跨国税收筹划提供了条件。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要求我国企业必须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以迎接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构建具有现代水平
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迫在眉睫。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必然带来企业投资、经营和理财
活动的国际化,企业在不同国家发生的经济活动产生的税收负担,不仅要受企业所在
国的税收政策影响,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活动所在国的税收政策。不同国家
的税收政策因政治经济背景不同而不同,这就为企业进行跨国税收筹划提供了条件。
二、税收筹划要注意的问题
税收筹划作为一项财务管理决策,其成功与否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既包括经济发
展水平、法律环境、税收制度、税收征管等外部因素,又包括筹划者的知识、时间及
费用等内部因素。企业要有效地开展税收筹划,获取最大的经营利益,必须注意以下
问题:
1.要注意筹划的合法性。企业开展税收筹划所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必须以合法性
为前提,不得与税法规定相违背。无论开展什么形式的税收筹划,都必须正确认识筹
划,划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严格区分筹划与避税、逃税、骗税的关系,防止将合法
筹划与违法筹划混为一谈,与税收筹划的初衷相悖,偏离合法筹划的轨道。
2.要注意筹划的程序性。《税收征管法》明确规定:纳税人可以依照法律、行
政法规的规定书面申请减税、免税。减税、免税的申请须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减
税免税审查批准机关审批。因此,企业的税收筹划必须遵从法定程序,制定、实施筹
划方案要获得税务机关的认可,特别是对于一些特定的或特殊的筹划方式,应在与税
务机关达成共识后方可操作。在税收运作中要向税务机关提出相应的书面申请,由税
务机关进行核查审批,只有在税务机关认可合法的前提下,才能付诸具体行动。
3.要注意筹划的有效性。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尤其
是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和转型时期,加上加入WTO后财税政策的调整,使税收筹
划必须面对现实,及时把握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所发生的变化,抓住变化带来的机
遇,适时进行筹划。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针对性,即企业在具体筹划运作
时,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规模、企业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税
收政策,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切入点,制定相应的筹划方案;二是时限性,遇到具有
很强的适用时限的财税政策,筹划者必须把握良机,及时筹划,投入应用。
4.要注意税企关系的建立。企业应与税务机关及税务理论界保持良好的接触。
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握税收理论动态,从而及时把握良机;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良好的税
企关系,也方便企业更好地利用税法提供的灵活性,开展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作为财务管理创新之举,对筹划方案制定和实施者都有很高的要求。这
就要求我们广大财务管理者应尽快提高业务素质,熟练掌握财会法规和税收法规之间
的差异,有效地运用这一计划决策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规避风险,争取最大限
度的经营收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