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涉税案例 > 正文

厦门:首个涉税案件合议庭成立以来首次发布典型涉税案例和机制创新案例

录入时间:2025-11-27

  11月24日,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举办典型涉税案例发布会,发布8个典型涉税案例和机制创新案例。这是2023年11月28日思明法院成立首个民事、行政和刑事涉税案件合议庭以来,首次发布典型涉税案例和机制创新案例。

  此次发布的案例涵盖行政、刑事、民事及机制创新等领域,既有聚合“三合一”优势化解历时15年争议的实质解纷成效,也包括网络主播税收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案等复杂涉税案件的裁判规则提炼。既有建筑工程领域典型涉税刑事、民事案件法律问题的解析,也包括民事涉税案件立案识别、纳税提示、法税执行协作等“立案、审理、执行”全流程创新机制探索,多维度展现集中管辖改革的实践成果。

  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大学法学院院长熊伟说,本次发布的案例充分反映了涉税争议的综合性。如案例8中的法税财产执行协作机制,法院事先与税务局建立协调机制,解决法院民事执行程序和税务行政执行程序之间关于事实、证据及法律适用的冲突,达到实质性化解纠纷的效果。案例5中的因虚开发票导致受票方税款损失引起民事损害赔偿争议,也体现了税收争议的综合性。

  厦门大学法学院财税法教研室主任王宗涛说,公布的典型案例回应了社会公众对改革的热切期待,为当前税务司法、执法中的典型问题提供了参考,为相关立法规则完善提供了判例基础。如案例4涉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适用关系处理,相关裁判对当前实践中的争议问题具有借鉴价值。

  王宗涛说,公布的典型案例重视司法裁判的法理依据与论证。典型案例裁判依赖于法理支撑,又助力于深化、拓展法理。案例2、案例3引入实质课税原则作为规范解释和裁判依据,裁判提出“经营活动实质”“实际支配权”等概念,也拓展了实质课税原则在相应领域的理解与适用;案例5创新地从侵权法角度,将虚开发票界定为侵权行为,为受票方税款损失的民事救济提供请求权基础,也为司法审判提供一种新的裁判依据和思路。

  我国税务司法专业化改革仍处于起步阶段,改革仍需更深入、更全面地展开。熊伟说,未来可以探索税务司法审判机制或诉讼程序的制度方案。如涉税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如何厘定与识别,是否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受案范围等。当前实践中民事交易的涉税争议、民事执行涉税争议、破产涉税争议普遍存在,迫切需要更专业的司法审判机制参与。

  王宗涛说,基于涉税案件复杂、类型多元,可以提炼、摸索类型化的司法审查方法和操作方案。此外,税务行政领域有大量新型行政行为,司法审查上也难以找到对应的传统行政行为作为参考,需要摸索这些新型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方法。他还建议强化税务司法审判的立法改进功能,如通过个案审判推动立法或制度进步。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