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法规 > 正文

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部关于全面推进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意见》的通知

建法[2003]114号颁布时间:2003-06-03

     2003年6月3日 建法[2003]114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的要求,全 面推进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我部制定了《建设部关于全面推进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 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认真落实,按照《意见》的 要求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并根据各部门行政执法工作的特点,细化各项制度。   二、为了促进《意见》的贯彻落实,建设部拟确定一批行政执法责任制重点联系 单位。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和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可选择执法责任制工作基础好、 已经达到或者接近《意见》提出的全面推进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目标的市、区、 县建设系统有关部门为建设部重点联系单位的候选单位,省、自治区建设厅和直辖市 建委及有关部门也可以确定自己为建设部重点联系单位的候选单位,并于2003年 7月30日前,将候选单位的基本情况、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等报建设部政策法规司。   经建设部对各地报送的重点联系单位的候选单位进行筛选后,确定建设部行政执 法责任制重点联系单位。   三、对确定为建设部行政执法责任制重点联系单位的,建设部将帮助其及时总结 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将经验向全国建设系统推广。   四、各地在贯彻《意见》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同部政策法规司联系。   联系人:王荣梅 王英姿 联系电话:(010)68394148 附件:建设部关于全面推进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意见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各级建设行政执法机关及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进一步规范建设系统各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保障公民、法人和 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现就全面推进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自党的十五大提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 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的要求以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普遍建立并 推行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看,建设系统推行执法责任 制工作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有的领导认识不到位,有的制度不够完善, 责任追究不严格。建设系统行业多、涉及面广,各有关部门承担着大量的行政审批、 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任务,这些部门的执法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 身利益和政府形象。最近,国务院又明确要求“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 追究制”。因此,在建设系统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和规范 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人员的法定职权和责任,通过强化监督约束,评议考核,责任追 究,把执法行为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对于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高建设系统依法行政水平,树立良好的行业风气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通过建立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行 为,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改进行政执法程序,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促进依法行政, 提高行政效率,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全面推进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工作目标   执法责任制是指将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责,具体落实到行政机 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并进行监督、考评和责任追究,建立以执法有依据、行为有规 范、权力有制约、过程有监控、违法有追究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体系。   全面推进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应当达到以下工作目标:   (一)清理执法依据,规范执法主体,做到执法有依据   建设行政执法依据应当是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要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 革对执法依据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凡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已经过时的,依照法 定权限和程序,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凡是被清理废止的执法项目都要集中 公告,各部门要坚决停止执行。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依法清理和规范行 政执法主体,清理本部门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不符合要求的执法人员,不得继续从 事执法工作。   (二)落实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做到行为有规范   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对行政管理事项、行政执法事项进行逐一分解,列 出每一项工作的依据、工作程序,落实到每个执法人员的岗位权限和责任中。工作规 程的设计应当详细、具体、易于操作,要明确工作步骤、顺序、时限、形式和标准。   (三)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做到权力有制约   通过各个岗位工作流程的有机衔接和建立重大事项集体会审、联审制度,形成内 部权力制衡。通过推进建设项目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企业资质审批和房屋所有权证 书发放等行政审批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通过健全行政执 法督办制度、投诉举报制度、行政执法争议处理制度等完善内部监督;通过健全规范 性文件备案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行政复议制度、考核评议制度等完善层级 监督;通过健全信访制度、举报、投诉制度等接受社会监督。   (四)实行政务公开,推行“一站式”服务方式,做到过程有监控   通过公开栏、宣传资料和《办事指南》,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运 用电子屏幕、触摸屏、政府网站等手段公开行政执法依据,公开职权范围和责任等办 事职责,公开办理时限及办理要件等办事条件,公开申请、受理、审批等流转过程的 办事程序,公开工作人员在办理事项中应遵守的纪律及违纪应受的处罚等办事纪律, 公开办理的结果或不能办理的理由,公开服务承诺和对违诺违纪的监督方式、处理结 果等。推行“一门受理、分别审批、归口收费、限时办理”的“一站式”服务,方便 管理相对人。   (五)完善考核评议机制,做到过错有追究   通过制定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方案,确定量化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保证考核 评议的全面性、公正性。发挥网络的实时监控作用,应用计算机进行考核监控,生成 考核结果。制定明确的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对过错的范围、责任人的确定、过错责任 追究形式、过错追究机构和程序有明确规定。将过错责任追究与干部任免、年终考核 结合起来,确保责任追究落到实处。   四、工作要求   (一)全面部署,狠抓落实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认真做好行政执法责任 制的落实工作。要把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方面,作为转变政府职 能、提高服务保障功能和办事效率的重要手段,落实法定职责,强化执法监督,提高 执法水平。   (二)加强组织领导   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的一把手是行政执 法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法制机构、人事部门和纪检监 察部门要密切配合,保证执法责任制工作的有效推进。   (三)制订和完善实施方案。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制订和完善本机关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 实施方案,每年都要确定工作目标,提出具体要求,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并报上一 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