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网站首页
最新法规
最新信息
国外财税
财会辅导
税收优惠
政策解读
税种专题
税收筹划
纳税辅导
在线咨询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关税法规
地方法规
废止法规
经济法规
税收协定
涉税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庆市财政法规库
>
正文
重庆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
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77号
颁布时间:1995-08-21
1995年8月21日 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77号 现发布《重庆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消附近社会用字混乱现象,促进社会用字规范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用字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管全市社会用字规范的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 区市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用字的综合管理工作。 现府办公 厅(室)、工商、公安、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教育、城建、城管、民政、邮电、 交通、旅游、公用、海关、口岸等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加强社会用字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社会用字主要指下列面向公众的示意性汉字和汉语拼音: (一)公文、公章、证件、证书、合同、票据、会标、标语、标牌、旗帜、电报、 奖品、宣传品用字; (二)单位名称、牌匾、橱窗用字; (三)街道、道路、车站、港口、机场及公共性厅、堂、场、馆、院、园等处的椟 志用字; (四)广告用字和商品包装用字; (五)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用字和影视屏幕用字; (六)电子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用字; (七)学校教育用字。 第五条 使用汉字必须遵循下列规范标准: (一)1955年12月22日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 理表》; (二)1986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 化字总表》; (三)1988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 通用字表》。 第六条 使用汉语拼音必须遵循下列规范标准: (一)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 (二)1988年7月1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汉语 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三)使用汉语拼音应同时使用汉字,不得单独使用汉语拼音。 第七条 社会用字中不得书写、印刷、制做下列不规范字: (一)196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中 淘汰了旧字形; (二)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联合通知淘汰的计量单位旧译 名用字; (三)国务院1986年批准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所列的简化字; (四)《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淘汰了的异体字。但1986年收入《简化字总表》 中的11个类推简化字和1988年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15个字除外,不作为淘 汰的异体字; (五)《简化字总表》中被简化了的繁体字; 第八条 社会用字的行款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汉字的横向排列时,字序由左到右,竖向排列时,行序由右到左; (二)涉外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需要在牌匾和证件上同时使用汉字与外文时, 应横向排列,上为汉字,下为外文,不得单独使用外文。 第九条 下列用字不适用本规定第五条、第七条: (一)翻印或整理出版古代典籍; (二)历史文物和遗迹上的文字或历史人物的墨迹; (三)书法艺术作品; (四)用作姓氏的异体字; (五)建国以前由名人题写的“老字号”招牌; (六)本规定公布以前已经注册的商标; (七)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影印、拷贝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海外其他 地区出版的中文出版物; (八)按国家有关规定可暂缓改动的不规范社会用字。 第十条 公安、工商、民政、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应严格审查公 章、单位名称、商标、各类广告、地名、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的用字。 (3)
上一篇:
重庆市工商局关于拆除主城区户外烟草广告实施意见
下一篇:
重庆市城区户外宣传品管理暂行规定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丨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
010-83687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