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益方科技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徽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安徽省国税系统税务行政审批人员监督制约办法》的通知

皖国税发[2006]126号颁布时间:2006-07-13


各市国家税务局,省局机关各单位:
  现将《安徽省国税系统税务行政审批人员监督制约办法》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安徽省国税系统税务行政审批人员监督制约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税务行政审批权的制约,规范税务行政审批行为,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结合全省国税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对税务行政审批人员的监督制约,是指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相关规定对税务行政审批人员实施税务行政审批的行为进行的约束、评价、监督和处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税务行政审批,是指税务行政许可事项以外的,直接以“审批”、“审核”冠名或者具有审批性质的各类涉及税务行政相对人的事项。
  对国税机关内部行政事务审批的监督制约,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全省各级国税机关对税务行政审批人员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 对税务行政审批人员的监督制约应当坚持预防、教育为主,权责分明,有错必究,责罚相当的原则。
  第六条 各级国税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对税务行政审批人员实施审批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全面监督。
  第二章 监督制约内容
  第七条 对受理税务行政审批进行监督制约的主要内容: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税务行政审批的,是否即时告知申请人;
  (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国税机关职权范围的,是否即时告知申请人向有权行政机关申请;
  (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是否告知并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形式的,是否当场或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五)有无要求申请人提交与申请审批事项无关的技术资料和其他资料的行为;
  (六)申请材料需要采用格式文本的,有无提供格式文本;
  (七)申请事项符合要求的,是否按规定受理。
  第八条 对实施税务行政审批进行监督制约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以书面审查为原则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即是否存在不应实地查看而下户调查的情形;
  (二)按照规定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性内容进行调查核实的,是否指派两名以上税收执法人员依法进行核查;
  (三)审查时发现该申请审批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是否及时告知利害关系人;
  (四)应当先经下级国税机关审查后报上级国税机关决定的审批事项,下级国税机关是否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上一级国税机关。
  第九条 对作出税务行政审批决定进行监督制约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税务行政审批决定;
  (二)是否超越法定职权作出税务行政审批决定;
  (三)是否违反规定程序作出税务行政审批决定;
  (四)是否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人作出准予税务行政审批决定;
  (五)对符合规定条件和标准应当作出准予税务行政审批决定的,是否按规定作出;
  (六)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规定形式,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是否当场作出书面的税务行政审批决定;
  (七)依法作出不予税务行政审批决定的,是否告知申请人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条 对税务行政审批工作要求进行监督制约的主要内容:
  (一)审批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等,是否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有无说明、解释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二)税务行政审批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是否按规定予以公开;
  (三)受理、不予受理、准予或不予税务行政审批,是否按规定出具加盖机关印章或税务行政审批专用章并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四)需要通过综合征管软件等应用系统办理的税务行政审批,是否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规定的办法操作;
  (五)是否擅自改变已经作出并具有法律效力的税务行政审批决定;
  (六)除按规定收取工本费和其他合法费用以外,有无非法收取申请人任何其他费用。
  第十一条 对税务行政审批工作纪律进行监督制约的主要内容:
  (一)与税务行政审批申请人或审批事项有利害关系的,是否按规定回避;
  (二)有无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申请人的行为;
  (三)有无向申请人提出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有偿服务等不正当要求;
  (四)有无索取或者收受申请人财物、接受其宴请、要求申请人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以及谋求其他任何不正当利益。
  第三章 监督制约措施
  第十二条 坚持集体审批制度。各级国税机关对大额减免缓退税款以及其他重大税务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要坚持实行集体审核、审批制度。
  第十三条 改进行政审批方式。各级国税机关应当以合法、简便、高效为原则,着力改进税务行政审批方式,按照“一个窗口对外”的原则,实行集中受理、统一送达。同时,积极探索实行网上审批。
  第十四条 健全层级监督制度。上级国税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国税机关税务行政审批工作的日常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不当或违法的税务行政审批行为;下级国税机关认为上级国税机关作出的税务行政审批不合法、不适当的,可以向上级国税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十五条 建立案卷评查制度。各级国税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税务行政审批案卷,妥善保管各类案卷资料。定期对案卷资料进行评查,发现审批不合法的,应依法及时纠正并作相应处理。
  第十六条 实施考核评议制度。各级国税机关应当按照《安徽省国税系统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办法》,加强对税务行政审批人员的内部考核和外部评议。
  第十七条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国税机关应当根据税收执法责任制要求和本办法第四章规定,在明确税务行政审批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的基础上,对税务行政审批过错责任人实施过错责任追究。
  第十八条 实行跟踪管理制度。各级国税机关应当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适时对本级实施的税务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跟踪管理,监督税务行政审批的执行情况。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 税务行政审批人员因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法定职责或未按规定履行法定职责,导致税务行政审批行为不当或违法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并按照税收执法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经济惩戒、行政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一)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税务行政审批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未按规定在办公场所公示税务行政审批事项的;
  (三)在受理、审查、决定税务行政审批过程中,未向申请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
  (四)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规定形式,未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的全部内容的;
  (五)未依法说明不予受理申请或者不予税务行政审批的理由的;
  (六)对符合受理即办条件的税务行政审批申请,未当场作出书面决定的;
  (七)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事项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准予税务行政审批决定的;
  (八)未按规定公开税务行政审批结果的;
  (九)未按规定出具税务行政审批书面凭证的;
  (十)需要通过综合征管软件等应用系统办理的税务行政审批事项,未按规定操作的;
  (十一)税务行政审批人员办理税务行政审批过程中应回避而未回避的。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并按照有关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超越法定职权、违反规定程序作出准予税务行政审批决定的;
  (二)对不具备申请资格的申请人或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事项作出准予税务行政审批决定的;
  (三)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事项不予审批的;
  (四)向申请人提出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有偿服务等不正当要求的;
  (五)非法收取申请人费用的;
  (六)索取和收受申请人财物,接受其宴请以及谋求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第二十二条 税务行政审批人员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申请人的,除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外,应当调离税收执法岗位。
  第二十三条 因税务行政审批人员的税收执法过错导致国税机关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各级国税机关应当对过错责任人进行追偿。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税务行政审批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由各级国税机关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规定,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制订和实施。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安徽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会员登录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