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网站首页
最新法规
最新信息
国外财税
财会辅导
税收优惠
政策解读
税种专题
税收筹划
纳税辅导
在线咨询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关税法规
地方法规
废止法规
经济法规
税收协定
涉税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山西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山西省大同市道路交通管理办法
颁布时间:2000-07-30
2000年7月30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道路交通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 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道路上通行的各种机动车辆、行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 关活动的任何单位、组织、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市、县公安机关是本市、县道路交通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 通管理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本市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建立健全交通安全责任 制,共同维护交通秩序。 第五条 对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作出突出贡献或举报违反道路交通管理行为者,经 查证属实的,给予奖励。 第二章 机动车辆 第六条 凡在本市注册登记的机动车辆,均应按期参加本市机动车辆检验。 第七条 本市机动车辆检验期限为每年一次。 因故不能按期参加检验的,应在规定的检验期限届满前申请办理缓期检验手续。 缓检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检验期限的一半。 必要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视情况对机动车辆进行临时检验。 第八条 机动车辆改装、更换发动总成、车架总成或者改变设计性能、颜色、结 构,应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同一机动车辆的发动机总成、车架总成不得同时更换。 第九条 已注册的机动车辆,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 交易,交易车辆应在完成交易之日起一个月内办理过户转籍手续。 第十条 凡从外地转入本市的机动车辆应在转出档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办理转入注 册手续。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损坏的机动车辆进行必要的检验、 鉴定后发给准修证明。车辆修理单位凭准修证明承接修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承修 无准修证明的交通事故损坏车辆。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拼装及使用拼装机动车辆。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维修、改装、改造及使用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劝 车辆。 第十四条 机动车辆申领牌证,必须登记所有人的真实姓名或名称。个人所有的 车辆不得以单位名义申领牌证。单位所有的车辆不得以个人名义申领牌证。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伪造或使用伪造的机动车辆牌证,不得非法安装 特种车辆警报器和标志灯具。 第三章 机动车辆驾驶员 第十六条 年满十八周岁、符合驾驶员学习条件的,可以申领机动车辆学习驾驶 证。 第十七条 申领学习驾驶证,应参加公安机关组织的法制教育培训,接受驾驶员 身体体能适应性检测。申领驾驶证的人员,在汽车驾驶员学校培训合格后,由公安机 关交通管理部门考核发证。 第十八条 获得实习驾驶证或正式驾驶证的驾驶员,应领取驾驶员交通安全卡。 第十九条 持有正式驾驶证的驾驶员每四年应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一次 资格审核和身体体能适应性检测,换领新的驾驶证。 第二十条 交通肇事和严重违章的驾驶员,应参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的 法制教育,接受身体体能适应性检测。 第二十一条 驾驶员在本市驾驶机动车辆时,应随身携带驾驶证、行驶证、安全 考核证和交通安全卡。 第二十二条 驾驶证应在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内更换。 第二十三条 本市驾驶员应按规定期限参加年度审验。因故不能按期参加审验的, 应申请办理延期审验手续,延期审验不得超过一年。 第二十四条 随单位注册的驾驶员改变工作单位或以个人注册的驾驶员迁移本人 户口的,应在改变或迁移之日起三个月内办理驾驶员变更登记或转籍手续。 第二十五条 驾驶员驾驶机动车辆通过交通事故现场时,有义务协助人民警察和 事故当事入抢救受伤人员和财物。 第二十六条 外地驾驶员驾驶本市机动车辆,应持本人驾驶证、居民身份证到本 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领临时准驾证,办理驾驶员交通安全卡。 第二十七条 本市驾驶员在外地被吊扣、吊销驾驶证的,应在被吊扣、扣销之日 起三十日内,报告本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第二十八条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驾驶员除不可杭力的原因外应在四小时内向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接受查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赶 赴现场,处理疏导。 第二十九条 本市驾驶员违章、被帖卡和被抄报通知的,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指 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 第四章 机动车辆行驶 第三十条 公共汽车必须按照规定路线行驶,在规定站台停靠。除规定行驶路线 的道路不能通行的特殊情况外,不得随意变更行驶路线和停靠站点。如需变更时应报 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第三十一条 公共汽车、电车和其他客运机动车辆靠站点停车,右侧轮胎距路沿 不得超过五十厘米,乘客上下后立即驶离,不得停在站点等客、拉客、唤客。 第三十二条 驾驶客车载客不准超过行驶证上核定的载人数。城市公共汽车、电 车除外。 第三十三条 货运机动车辆不准人、货混载。但大型货运汽车在短途运输时,车 厢内可以附载押运或装卸人员一至五人,并应留有安全乘坐位置。载物高度超过车厢 栏板时,货物上不准乘人。 第三十四条 出租车应在指定停车处停靠候客。停车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协同城建、规划管理部门统一规划设立。 第三十五条 各种三轮机动车辆载货时,车厢内不准载人。 第五章 道 路 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占用道路。临时占用道路堆放物品或 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持营业执照和有关证明材料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批准占用道路的,发给占用道路执照。 第三十七条 因施工挖掘道路的,在征得市政管理部门或公路管理部门同意后, 持施工许可证和有关证明材料,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手续,由公安机关、交 通管理部门发给占用道路执照。 第三十八条 市政、公路管理部门占用、挖掘道路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 交通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经批准占用或挖掘道路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批准的地点、面积 和时间使用道路。需要延长占用期限的,必须提前二十日向原批准机关提出申请,经 批准后方可继续占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本市机动车辆,连续两次不参加定期检验的,收缴牌证、注销档案; 继续上路行驶的,暂扣车辆,对车辆所有入处以一千元罚款。 第四十一条 未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擅自改装或更换发动机总成、车架 总成的,对车辆所有人按改装更换部件价值的百分之三十处以罚款。同时更换同一发 动机、车架总成的车辆,接拼装车辆处理。 第四十二条 逾期办理机动车辆过户转籍或转入注册手续的,处车辆持有人二百 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逾期一年未办理转入注册手续的,不得转入注册。 第四十三条 车辆修理业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处一万 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处直接责任人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一)维修没有准修证明的交通事故损坏车辆的; (二)运用维修手段,帮助肇事逃逸车辆掩盖痕迹、毁灭证据尚不够追究刑事责 任的; (三)拼装机动车辆的; (四)未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改变车辆设计性能、颜色、结构的; (五)维修、改装、改造及使用已达到报废标准车辆的。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一)伪造机动车辆证牌的; (二)使用伪造的机动车牌证的。 第四十五条 驾驶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吊销驾驶证: (一)本市驾驶员,未按规定期限参加年度审验并未办理延期手续或超过延期审 验期限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超过三个月的; (三)外地驾驶员驾驶本地车辆未领取临时准驾证和驾驶员交通安全卡的; (四)实习或正式驾驶员未领取或携带驾驶员交通安全卡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逾期三个月未更换驾驶证的。 第四十六条 驾驶员隐瞒被吊扣、吊销驾驶证事实申请补办驾驶证的,处一千元 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没收补办的驾驶证。 驾驶员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匿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暂扣肇事车辆 直至查获肇事人。并对驾驶员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 驾驶客运车辆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三条规定 的,处五十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吊扣三个月以下驾驶证。 驾驶客运车辆载客超出行驶证核定人数的,每超出一人处二十元罚款。 驾驶三轮机动车辆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五条的,每载一人罚款二十元。 第四十八条 驾驶员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四条规定的,处二十元以上 五十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 机动车辆挂靠入户的,对车辆所有人和被桂靠者分别处五千元以上 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可暂扣机动车辆,直到办理变更手续。 第五十条 机动车辆非法安装特种车辆警报器和标志灯具的,没收警报器和标志 灯具,并处吊扣六个月以下驾驶证。 第五十一条 本市机动车辆驾驶员违章,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的公安机关交 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逾期不接受处理的,按每日五至十元增加罚款。 第五十二条 单位或个人未经批准占用、挖掘道路或擅自改变批准的占用、挖掘 点、扩大批准占用、挖掘面积及擅自延长占用、挖掘期限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给予处罚,并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接受处钥或者不按期改正的,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强行拆除占路障碍物,扣押占路物品。占用道路的单位或 个人在物品被扣押后十日内不到公安机关交通督理部门接受处理的,没收扣押物品。 对挖掘、占用道路后不恢复道路原状的,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限期 恢复。限期内仍未恢复的,处二千元罚款,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雇用他人代为 恢复,所需费用由挖掘、占用道路的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五十三条 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给予罚款、吊扣驾驶证和暂扣证件、 号牌、车辆的裁决或决定不服的,可按照国家关于道路交通管理处罚程序规定申请复 议,提起诉讼。 当事人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处罚和强制措施不服的,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 第五十四条 交通警察在执行公务时必须文明礼貌、秉公执法,扣车、扣证、罚 款时必须出具凭证,不出具凭证的,当事人有权拒绝。 第五十五条 交通警察违反本办法,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由其所 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按有关规定赔偿;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大同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自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之日起公布施行。(2)
上一篇:
山西省太原市文化娱乐市场管理条例
下一篇:
山西省太原市统计管理条例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丨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
010-83687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