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益方科技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山西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山西省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实施办法 

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78号颁布时间:1996-07-18

     1996年7月18日 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78号   《山西省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实施办法》,已经一九九六年七月八日省 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山西省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第三十一条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采取向居民长期供应加碘食盐(以下简称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治 措施,消除碘缺乏危害,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   第三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碘盐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以及管理活动, 均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盐业主管机构负责全省食盐专营、其他盐的供应工作及盐 业市场的管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碘缺乏危害防治、碘盐卫生监督工作。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以食盐加碘为主的消除碘缺乏危害综合防治工作, 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各级工商、技术监督、贸易、供销、农业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密切配合, 共同做好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方面的科学研究和 先进技术推广工作,并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七条  碘盐的加工企业,由省盐业主管机构指定,并取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的卫生许可后,按规定报国务院盐业主管机构批准。非经指定、许可并批准,任何单 位或个人不得从事碘盐的加工。   第八条  碘盐加工企业的厂房、仓库、机械设备及其他设施应具备卫生、安全 条件,符合有关标准,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方可上岗。   第九条  碘盐出厂前须采用密封小包装并加帖国家统一的合格碘盐标志,包装 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第十条  盐的运输须有省级盐业主管机构报送的运输计划文件。没有运输计划 的,铁路或公路运输企业不予运输,并及时通知当地盐业主管机构。   食用盐的运输、装卸工具和储存场地,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不得与有害物质同载 混放。   第十一条  碘盐的批发企业由省盐业主管机构批准,批发活动应符合国家食盐 专营的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  各盐业批发企业,应按省盐业主管机构规定的程序申报用盐计划, 按照当地实际情况保证合理库存。   第十三条  碘盐批发企业的仓储条件应符合防晒、干澡、密闭、卫生、安全的 要求。   碘盐与非碘盐应分别存放。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盐业主管机构应根据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确定盐业 的零售点。农村的碘盐零售点每一个行政村应不少于一个。   第十五条  被确定为碘盐零售点的城镇副食商店、农存基层供销社和个体工商 户,领证后应到指定的批发点进货,保证碘盐供应,满足居民食用碘盐的需要。   第十六条  禁止销售不合格碘盐、非碘盐、劣质盐。禁止加工、销售和使用工 业废盐。   第十七条  食品和副食品中添加的食用盐必须是碘盐。   第十八条  盐业质量检验机构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后,负责碘盐的质量检验。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规定,定期对本地区碘盐的加工、分装、销售和仓储情况进行 检查和检验。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提供虚假资料。   除国家和省人民政府另有规定外,碘盐检验不得收取检验费用。   第十九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暂不能供应碘盐的人群或碘缺乏严重的病区, 应及时采取其他补碘措施。   第二十条  卫生、盐业检查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主动出示证件,并按规定的 程序、方法抽检。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条例》进 行处罚:   (一)擅自进行碘盐加工、批发活动的;   (二)碘盐的加工企业、批发企业,加工、批发不合格碘盐的;   (三)销售不合格碘盐或者擅自销售非碘盐的;   (四)在碘盐的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   (五)出厂碘盐未予包装或者包装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   (六)在生产、销售的食品和副食品中添加非碘盐的。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销售私盐、劣质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盐 业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加工、销售或在食品、副食品中添加工业废盐 的,由省人民政府盐业主管机构建议有关部门予以取缔。可以并处等量碘盐价值5倍 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会员登录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