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23-07-06
自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一年以来,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期间的经济税收数据分析显示,青海省市场主体数量、市场主体销售收入、全省消费需求和市场主体外销收入呈现“四个稳中有增”,折射出经济量的合理增长,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全省市场主体数量稳中有增。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全省市场主体活跃度保持稳中有进态势。一年来,全省各类涉税主体数量稳中有增。截至5月末达28.48万户,较上年5月末增长14.5%,其中:企业计12.4万户,同比增长14.8%。从监测情况看,全省涉税主体中开票销售户数达20.95万户,同比增长8.1%。特别是2023年1至5月,开票销售户数同比增加3.39万户,增长27.4%,较2022年6至12月增速提高33.7个百分点,显示经济呈现恢复发展态势。
市场主体销售收入稳中有增。在一系列恢复经济发展举措共同作用下,青海省市场主体销售收入扭降转增。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一年来全省市场主体开具发票销售收入累计达到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2022年6至12月市场主体销售收入同比下降0.9%,2023年1至5月市场主体销售收入增速回升至6.1%,对一年来全省市场主体销售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36.8%,显现全省经济持续稳步回升的基础比较坚实。
全省消费需求呈现稳中有增。一系列促进消费增长的举措带动服务业市场主体快速回暖。2023年1至5月全省服务业销售收入增速由降转增,由2022年6至12月的同比下降20%转为同比增长6%,增速回升26个百分点,对1至5月全省市场主体销售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0.9%。分行业来看:2023年1至5月,房地产业、汽车新车零售、文化体育娱乐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分别14.7%、37.2%、69.9%、15.8%、26.5%,较2022年6月12月销售收入增速分别提高了69.1、59、81.4、16.4、18个百分点,显现消费市场加快回暖,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市场主体外销收入稳中有增。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一年来,省内市场主体销往全国其他省份的货物和劳务销售收入同比增收223.92亿元,增长4.1%,高于全省市场主体销售收入增速2.5个百分点。其中,2023年1至5月外销收入同比增长5.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较2022年6至12月增幅提高1.9个百分点。从外销地区看,产品销售收入增收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是陕西、江西、湖南、甘肃和北京,分别增收107.11亿元、62.14亿元、55.39亿元、53.59亿元和46.36亿元。从外销产品的类型来看,除石油、天燃气、电力、化工、煤炭、有色金属、钾肥、建材等传统产品以外,晶硅、锂离子电池、电子专用材料、电子元器件、化学纤维等新材料产品外销实现快速增长,增速达到123.4%,特色优质产品贸易规模逐步扩大。分析显示,全省各领域主动与国内市场衔接,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深度融入国内供应链产业链方面持续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