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益方科技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财政动态信息 > 正文

福建:外贸信贷支持成效显著 高质量发展仍需多策并用

录入时间:2021-09-2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福建监管局对中央在闽银行金融支持福建外贸信贷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数据分析发现,福建省外贸产业对GDP的贡献较弱。2021年上半年,福建省商品外贸进出口8599.6亿元,同比增加39.1%,进出口实现“双增”。福建省外贸进出口总量位于全国第7位,但处于东南沿海地区末位;福建省净出口贡献率较全国平均水平(3.1%)高出3.4个百分点,但低于浙(24.5%)、粤(13.9%)、苏(10.2%)等其它沿海省份。福建省外贸信贷投放主体多为中大型企业,小微企业较少。2021年上半年,中央在闽银行报表数据反映,大中型企业的外贸信贷余额占比达92.6%,规模口径下大型企业外贸信贷户均余额4.54亿元,远超小型企业;经济成分口径下获得外贸信贷的民营企业3330家,仅占福建省企业法人单位中私营企业数量的0.4%,信贷户均余额0.47亿元,均低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银行信贷投向呈单极化发展趋势,且集中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几个行业,其中制造业占比最大,批发和零售业增速最快。

  针对上述情况和特点,福建监管局建议:

  一是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从总体情况看,福建省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净出口贡献率均低于粤、苏、浙等其他沿海省份,且贸易方式单一,贸易结构不均衡多元化程度不高。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对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推进精准有效支持外贸企业。实地调研发现,今年外贸主体的成本高于往年,企业风险加大。如,福建某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显示屏制造企业,2021年上半年运输费用为0.6亿,同比增加50%,生产所需主要配件均价为65美元,同比增加132.14%,导致该公司2021年上半年存货28亿,同比增加115.38%。又如,中国武夷000797)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反映其有意通过自身海外影响搭建平台推介其他外贸主体走出去,但囿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带动效应不明显。固根本,补短板是各地区各部门推进精准支持外贸工作的关键。引导优质外贸企业发挥“长尾效应”,鼓励内贸主体开展外贸,促进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发挥经济发达地区的周边辐射效应,形成内外贸一体化市场。加大支持重点外贸企业、自主品牌民营企业的发展,并扶持中小微企业借船出海。通过精准有效支持,充分发挥出优质外贸企业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好“福建商品”品牌。

  三是加大金融支持提高防险能力。相较于内贸企业,外汇风险更是外贸企业的“痛点”。以福建某有限公司为例,2020年外汇牌价的频繁波动导致该公司当年产生超过0.7亿元的汇兑损失。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上门宣传帮扶,利用其境外分支机构的优势,为其叙做转收款,保证企业结售汇平稳推进。银行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离岸贸易业务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要做好宣传推广,支持企业运用汇率产品防范风险。进出口银行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要发挥好帮助外贸企业抵御风险的保障和融资作用。要积极在福建全省推广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示范平台,即“信易贷”模式,利用好平台的信用服务支撑、多维度融资保障服务以及贷后服务功能,筑牢风险“隔离墙”。


会员登录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