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21-07-27
7月2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审计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2020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
发布会上,就推动财政政策更好发挥效益方面山东审计机关所做的工作,山东省审计厅副厅长许庆豪介绍,在今年的审计中,省审计厅不仅看钱花得对不对,还重点关注钱花得好不好,主要是“三个盯紧”。
一是盯紧绩效,对花钱进行“把脉问诊”。省审计厅对资金分配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履行预算绩效管理责任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近年来财政部门不断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自评,实现了绩效目标编报和绩效自评从无到有,但绩效目标填报不科学、不规范,绩效自评质量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有1272个新增项目未按规定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涉及预算资金360余亿元;603个追加项目未同步编报绩效目标,涉及预算资金53余亿元;10个部门单位未对项目支出进行绩效自评,有些自评结果与实际状况不符,难以达到政策预期。
二是盯紧流向,确保资金更好惠企利民。建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疫情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下半年,省审计厅根据审计署统一部署,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对15市新增财政直达资金管理分配使用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发现资金未及时细化安排到具体项目,未直接拨付至受益对象等问题76亿元。审计推动各级各部门边审边改,通过细化预算分配方案、完善资金支付系统、加快拨付进度等,促进新开工和调整项目182个,涉及75.11亿元的问题及时得到整改,确保了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三是盯紧管理,让资金发挥杠杆作用。省审计厅选取科技创新、数字山东发展等专项资金进行了重点审计,发现:有些科技创新资金一体化管理不到位,存在多头分配现象。一些部门单位管理的重大创新工程补助资金、重大工程课题攻关资金、高耗能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等,存在拨付进度慢、闲置等现象,16.34亿元资金拨付进度慢,影响使用效率。给予2670家纳统企业每家1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未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数字山东发展资金对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设投入较大,而对城乡数字治理未安排资金,分配结构不够优化。对此,省审计厅督促有关部门按照计划,加快资金拨付使用,加强项目督导管理,让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益,更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挑战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