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益方科技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财政动态信息 > 正文

财政部河北监管局:提高调查研究水平 当好服务决策的参谋助手

录入时间:2020-11-06

  今年以来,河北监管局围绕服务财政中心工作,着力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当好服务决策的参谋助手,突出“谋”的意识和作用,切实做到“身在兵位,胸为帅谋”。

  一、“三个聚焦”突出调研重点

  一是聚焦属地经济财政运行状况。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北监管局有重点有计划组织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对属地经济运行影响情况调研、财政收支分析。围绕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开展专题调研,选取钢铁、医药等行业重点企业,全面了解产业链、资金链、交通物流、防疫工作等方面对企业复工复产的影响,及时形成专题材料上报。局主要领导带队赴石家庄市7家重点企业开展实地调研,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疫情防控阶段性财税政策落实情况,持续跟踪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及复工复产情况。及时开展属地外贸企业订单、重点行业出口等多项调研,通过数据分析疫情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及时形成专题材料上报。二是聚焦积极财政政策落实情况。与河北省税务局建立协作联动工作机制,持续关注制度性、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从支持经济发展成效和对财政收入影响程度两方面入手,分析研判政策对属地财政经济的影响;强化实地调研,并精心设计《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及企业经营情况调查问卷》,协调税务部门下发600家企业,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摸底评估。动态了解直达资金规模和拨付情况,密切关注直达资金监控系统部署使用,跟踪督导有关财政资金第一时间直达基层、直达民生。三是聚焦财政运行风险防控。全面了解疫情影响河北省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深入分析县级财政运行状况,重点分析县级收入质量、支出结构、库款变化、债务风险等,形成属地县级财政运行分析专报,助力县级财政强化预算收支管理、兜牢“三保”底线。及时了解河北省本级及相关市县2021年预算编制情况,持续关注基层财政部门压减一般性支出情况,督促属地财政更好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二、“四个注重”改进调研方式

  一是注重学好用好调研工作方法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领会和运用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事前认真做好政策准备,找准调研方向,带着问题和设想开展调研印证。事中多和基层干部群众交流,多层面、多角度了解真实情况。事后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调研工作水平。二是注重把握疫情期间工作方法。在应急性超常规防控期间,河北监管局坚持高位思考、主动作为,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通过网络通讯、电话走访、填写问卷等多种手段,摸实情、察真情,动态跟踪国内外疫情发展变化对属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监测属地财政经济运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积极部署谋划,在运用好现有调研手段基础上,发挥就地就近优势,进一步加大实地调研力度。三是注重调研过程中的汇报沟通。主动向财政部有关司局汇报,就调研内容寻求政策指导和工作帮助;积极同相关领域人大代表沟通联系,征求调研内容有关政策建议;加强与河北省直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就调研内容共享资料信息,共挖问题原因,共提政策建议,有效提高调研质量。四是注重“解剖麻雀”式调研。用心“寻麻雀”,围绕调研要求和重点,提前做足功课、找准样本;耐心“剖麻雀”,从小切口挖掘大信息,举一反三、以点带面,从个别到整体、由特殊到普遍、由个性到共性。

  三、“五个强化”提升调研质量

  一是强化工作作风。局领导身先士卒,多次带队深入基层调研,“沉下去”、“接地气”、“一竿子插到底”,带领调研组把情况摸清楚,把症结分析透。在后期调研报告起草过程中,亲历亲为,沉到处室与同志们一起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力求调研报告高质量。二是强化分析研判。对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标政策目标,由表及里地思考、分析、综合研判,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大统计分析力度,既注重样本数量,又注重分析质量,防止“雾里看花”。三是强化问题导向。抓住问题线索,摸清问题实质,顺藤摸瓜、追查根源,找准症结,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防止“隔靴搔痒”。四是强化调研基础工作。规范政策和数据采集范围,提高基础资料全面性和精准度,推进调研程序规范化。对调研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持续跟踪督导整改落实,发挥好调研的体检作用。五是强化工作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坚持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到县(市、区)级开展调研,直奔调研对象单位,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实际情况后,再到有关部门进行访谈式调研,做到带着问题去调研、带着思考去走访,提高调研效率。


会员登录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