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网站首页
最新法规
最新信息
国外财税
财会辅导
税收优惠
政策解读
税种专题
税收筹划
纳税辅导
在线咨询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关税法规
地方法规
废止法规
经济法规
税收协定
涉税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土资源法规
>
正文
国土资源部 国家统计局 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关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
颁布时间:1999-12-03
根据国务院决定,我国自1984年开始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到1996年全 部完成,并将数据成果统一到了1996年10月31日同一时点。这次调查,全国组织 了50多万专业人员,采用航空为主的遥感资料和大比例尺地形图,全野外实地调 查的方法,逐地块调绘量算面积,查清了每个地块准确的土地数据。逐级汇总出 全国土地类型、数量及分布。农业土地面积普查是全国农业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项调查是以全国土地详查的原始资料为基础,通过土地变更调查取得分行政村 的耕地面积数据。这一重大成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有关政策、 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各地、各部门编制规划和计划等应采用公布的土地调查数据;农用地转用、征用 等应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确定的地类、面积为准。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根据全 国土地调查结果变更后,农村土地承包、农业税赋以及其他涉及农民负担等现行 政策都不作调整。 一、调查的全国主要地类面积 耕地:13003.92万公顷(19.51亿亩) 其中坡度大于25度的陡坡耕地607?15万公顷(0?91亿亩) 园地:1002.38万公顷(1.50亿亩) 林地:22760.87万公顷(34.14亿亩) 牧草地:26606.48万公顷(39.91亿亩)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407.53万公顷(3.61亿亩) 交通用地:546.77万公顷(0.82亿亩) 其它为水域和未利用土地。 二、我国耕地分布及质量状况 (一)耕地面积总量 我国用来种植农作物的耕地面积,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 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它树木的土地;耕种三年以上 的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小于1.0米,北方宽小于2.0米的沟、渠、路、 田埂。据汇总的结果显示:截止199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3003.92万 公顷(19.51亿亩)。分东中西部地区来看,东西部地区的耕地面积较少,各占 28.4%,中部地区较多,占43.2%(见表1略)。 (二)耕地质量结构 在全国耕地面积中,坡度大于25度的陡坡耕地607.15万公顷(0.91亿亩)。 分东中西部地区来看,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见表2)。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应当有计划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 态环境。 在耕地面积中,无灌溉设施的耕地比重高于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分别占60.2% 和39.8%;分东中西部地区看,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比重大,中西部地区的无 灌溉设施比重大(见表3略)。 三、土地基本国情未变,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 地”的基本国策仍是长期任务 在土地面积的调查中,以国际和国内标准的公顷和市亩统一了各地在耕地面 积计量中普遍使用但标准不同的“习惯亩”。同时,对耕地的概念和口径范围也 实行了统一标准,包括了北方宽二米南方宽一米以下的沟、渠、路、田埂面积。 全国耕地面积调查数比经常性的统计年报数大3506.83万公顷(5.26亿亩), 主要是耕地面积数据的计量单位和统计口径标准化了,数据准确了,实际耕地并 没有增加。 从人均耕地看,全国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1.59亩),仍不到世界人 均的一半,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大于0.13公顷(2亩)的12个省,主 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自然条件较差、粮食产量较低的地区。人均耕地少于 0.067公顷(1亩)的7个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京津沪三个直辖市。这 些地区自然条件较好,粮食产量高,但也是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地区。 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这是我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特 点。因此,“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 的一项基本国策。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是我们执 行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和目标。
上一篇:
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部《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审查办法》的批复
下一篇:
国土资源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发布和实施《限制供地项目目录》《禁止供地项目目录》(第一批)的通知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丨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
010-83687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