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益方科技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庆市财政法规库 > 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监察机关行政处分审批权限规定的通知

渝府发[2005]58号颁布时间:2005-06-04

     2005年6月4日 渝府发[2005]58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监察机关行政处分审批权限规定》已经2005年5月19日市政府第 5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重庆市监察机关行政处分审批权限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行政监察,保证监察机关行政处分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和有关规定,结 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经本市监察机关立案调查,认为下列人员有违法违纪行为应给予行政处分 的,由本市监察机关按本规定行使行政处分权:   (一)本市国家公务员;   (二)本市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 市监察局对被监察人员作出给予行政处分的监察决定,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一)给予由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的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领导人员和区县(自 治县、市,下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区县人民政府领 导人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的,由市监察局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处分意见, 经批准后,由市监察局下达监察决定;给予撤职、开除处分的,由市监察局提出处分 意见,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并由市人民政府或者交由区县人民政府提请同级人民代表 大会罢免职务,或者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提请免去职务或者撤销其职务后,由市监察局 下达监察决定。   (二)给予市人民政府任命的人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的,由市监察 局直接作出监察决定,报市人民政府备案;给予撤职、开除处分的,市监察局向市人 民政府提出处分意见,经批准后,由市监察局下达监察决定。   第四条 给予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任命的人员行政处分,由市监察局立案调查的,市 监察局可直接作出监察决定;也可责成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处理。   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监察机构立案调查的,由该监察机构提出意见,所在部门作出 处分决定。   第五条 区县监察局对被监察人员作出给予行政处分的监察决定,按照下列规定 进行:   (一)给予区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政府各部门人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 分的,由区县监察局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处分意见,经批准后,由区县监察局下达监 察决定;给予撤职、开除处分的,由区县监察局提出处分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同意, 由区县人民政府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免去职务或者撤职后,由区县监察局下达监察决 定。   (二)给予区县人民政府任命的人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的,由区县 监察局直接作出监察决定,报区县人民政府备案;给予撤职、开除处分的,由区县监 察局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区县监察局下达监察决定。   第六条 区县监察局给予乡镇人民政府正副乡长、正副镇长行政处分,按照下列规 定进行:   (一)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的,由区县监察局直接作出监察决定, 报区县人民政府备案;   (二)给予撤职、开除处分的,由区县监察局提出处分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同 意,交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罢免职务后,由区县监察局下达监察决定。   第七条 给予区县人民政府各部门任命的人员和乡镇政府任命的工作人员警告、记 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由区县监察局直接作出监察决定;给予开除处分的, 应当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区县监察局下达监察决定。   第八条 市监察局对直接调查属区县监察局管辖的人员,可直接行使处分权,也可 以交由区县监察局依职权作出行政处分决定。   第九条 对下列人员的行政处分,由市监察局报监察部备案:   (一)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市政府及其各部门的工作人员;   (二)区县长。   第十条 对下列人员的行政处分,由市政府各部门监察机构或者区县监察局报市监 察局备案:   (一)市政府各部门任命的正、副处长受到撤职以上处分的。    (二)区县人大常委会和政府任命的工作人员,乡镇人民政府正副乡长、正副镇 长受到撤职以上处分的。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市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复市监察局〈关于行 政纪律处分审批权限的请示〉的通知》(重府发[1998]55号)和《重庆市人 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行政机关市管干部行政处分审批办法〉的通知》(渝 办发[2001]128号)同时废止。 (3)

会员登录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