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益方科技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津市财政法规库 > 正文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2000年改善城市人民生活10项工作的决定

颁布时间:2000-01-21

     (2000年1月16日市人民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通过)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尽心竭力为人民办实事,是我市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今年,我们要继续坚持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基本工作思路,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为此,决定在城市做好以下10项工作。   一、积极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搞好服务   规范办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新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600家;完善社区 就业服务中心;兴办150家社区就业服务组织;培训下岗职工10万人次;指定10个职业 介绍机构免费为下岗职工服务,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当年再就业率达到55%以上。 切 实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养老金。   二、治理部分地区环境脏乱差现象   大力拆除市区违章违法建筑,建成无违章违法建筑街道55个。对金钟河大街桥园 里、津塘公路福东里、黑牛城道新迁里等6个城乡结合部和津塘公路、西青道等4个入 市口道路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拆除违章违法建筑,取缔非法加工点,清理或规范废品 收购点,清理杂土脏物,治理“白色污染”。   三、改善城区面貌和交通秩序   综合整治市区38条主干道路,拆除道路两侧新建筑物前的破旧房屋。综合治理马 场道、一宫地区,恢复原有建筑风貌。综合治理废墙子河。完成大港区北部排水工程、 水厂扩建工程。建设金纬桥。建设南头窑危改片道路、南运河北路和梅江小区道路。 拓宽张贵庄路。更新部分交通标志、标线,增设交通信号。清理并规范占路停车场。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逐步减少自行车、三轮车等个体交通。   四、提高住宅供热供气能力   建设建昌道、丁字沽、王顶堤、万新村、体院北、小海地、长江道、天拖南等八 大片老住宅区供热补建工程,积极发展热电联产供热, 全市新增供热面积885万平方 米,热化率达到58%。 建设津沽天然气储配站,实施王顶堤天然气罐站搬迁。新增燃 气居民5万户。   五、加快商业设施改造和建厅退路步伐   改造和平路商业街、 服装街和9条商业示范街。建设、改造王顶堤等一批蔬菜、 水产、粮油交易市场。建设早点快餐示范店及主、副食厨房工程。新建60个规范化摊 群厅场;改造一批临时占路市场,实施封闭或半封闭管理,退出一批占用道路。   六、实施环境保护系统工程   在市区新建4片噪声控制达标区、 8片无燃煤区, 改造3000台燃煤茶炉大灶,控 制施工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强引滦水质保护,实行引滦水质和大气质量日报。 建成贯庄垃圾处理场、双口垃圾转运站,扩建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加快塘沽区碱渣山 和北辰区铬渣山治理步伐。限制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物使用,加大推广垃圾袋装化力度。   七、搞好城区绿化和灯光装饰   新建绿化小区100片、绿地400万平方米,植树90万株。 市内六区各建一个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完善外环线外侧500米、 内侧30米绿 化带。建成大港石化绿化隔离带工程。对海河两岸重点桥梁、市区成片绿地实行灯光 装饰。完善南京路、 友谊路、和平路夜景灯光设施,提高6条商业街的灯光装饰水平。   八、不断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续建丽苑、梅江居住区,新建西横堤居住区。全市竣工住宅500万平方米。 维修 居民住房7万间、26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中小学教师住房第二阶段建设任务。建设校 外大学生公寓33万平方米。进一步搞活住宅二、三级市场,并为居民调换房屋提供方 便。   九、发展科普教育卫生事业   续建医科大学“211工程” 、儿童医院门诊住院楼、南开医院住院楼。 扩建口腔 医院,完善120急救指挥中心,建成天津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建设轻工业学院、纺织 工学院教学楼和财经学院逸夫图书馆。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推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搞 好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举办第14届科技周。   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维修中国大戏院。建设天津少年儿童画院、棋院、艺术中心。举办2000年天津国 际少儿艺术节、国际儿童画展及首届中国儿童舞蹈节。开展纪念《歌唱祖国》创作50 周年、艺术精品进百校、消夏纳凉等系列文化活动。办好第五届“和平杯”全国京剧 票友邀请赛、第11届津门曲荟、市老年音乐周。建设一批群众体育设施。办好第17届 群众体育节。                二ΟΟΟ年一月二十一日

会员登录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