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网站首页
最新法规
最新信息
国外财税
财会辅导
税收优惠
政策解读
税种专题
税收筹划
纳税辅导
在线咨询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关税法规
地方法规
废止法规
经济法规
税收协定
涉税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津市财政法规库
>
正文
天津市禁止违法建设规定
颁布时间:2000-02-03
《天津市禁止违法建设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发布施行。 市长 李盛霖 二○○○年二月三日 天津市禁止违法建设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禁止违法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有关 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市区和建制镇范围内对违法建设以及有关责任单位和 人员的处理。 本规定所称违法建设,是指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证(含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下统称规划许可证件)、 临时占道许可证,或者违反规划许可证件、临时占道许可证件的规定进行的建设。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超越或者变相超越职责权限核发规划许可证件,其他有关 部门违法批准进行建设的,其核发批准的规划许可证件或者批准文件无效,据此实施 的建设按照违法建设处理。 第三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对本行政区域内禁止违法建设负有领 导责任,并负责本规定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组织实施。 第四条 查处违法建设实行职责分工制。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虽已取得建设计划文件但未取得规划许可证件的违 法建设,或者违反规划许可证件规定的违法建设进行查处;市容管理部门负责对违章 棚亭和擅自占用城市道路的违法建设进行查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组织根据市人民政 府规定的职责权限,负责对既未取得建设计划文件,也未取得规划许可证件的违法建 设,或者擅自占用城市道路的违法建设进行查处。 建设、房屋、土地、工商、市政、监察、人事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权 限,依法配合对违法建设进行治理。 第五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执行和维护城市规划,并有权检举控告违法建设 行为。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容管理部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组织,接到有关违法 建设行为的举报,应当及时调查。经查证属实的,对举报人应当给予奖励,并为其保 密。 第六条 严格临时建设的审批。 凡需占用城市道路进行临时建设的,应当经市容管理部门审核,报占道主管部门 批准;凡需占用城市道路以外区域进行临时建设的,应当报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批准。未经上述部门批准,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审批临时建设。 本规定所称临时建设(含棚亭),是指临时需要、结构简易、限期拆除的建设工 程。 第七条 依法批准的临时建设,使用期限不得超过2年; 确需延长使用期限的, 可以延长一次,并应当在期限届满2个月前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延长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1年。 特殊情况必须再延长临时建设使用期限的,应当报市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经审查批准进行的临时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批准的许可证复印件置于建设 工程的明显位置。 第八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时,应当要求建设单位提 供规划许可证件。建设单位不能提供规划许可证件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施 工许可证。 第九条 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售房许可证或者房屋初始登记手续时,应当要 求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规划许可证件。没有规划许可证件的,不得核发售房许可证 或者办理房屋初始登记手续,也不得核发房屋所有权证书。 第十条 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企业为建成使用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 程设施提供服务时,必须查验其规划许可证件。没有规划许可证件的,不得供水、供 电、供气、供热等。 第十一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为使用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从 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办理营业执照。 第十二条 公安机关不得为使用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居住的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暂 住证件。 第十三条 违法建设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容管理部 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组织,应当责令立即停止违法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 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并可给予罚款: (一)占用城市道路、公路、广场、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居民小区、铁路两侧 隔离地区、河道两侧隔离地区、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 电力设施保护区、工矿区、军事设施、测量标志以及占压地下管线的; (二)影响城市消防、防洪、微波通道、通信、机场净空进行建设的; (三)擅自在建成的新区或旧城改造片内插建、或在屋顶搭建建(构)筑物的; (四)擅自改变临时建设使用性质或者超过使用期限不拆除的; (五)违反规划建设使用性质,责令其整改仍不能达到规划要求,继续实施违法 建设的; (六)严重影响市容景观进行建设的; (七)其他严重影响城市规划进行建设的。 第十四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容管理部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组织,发 现正在进行的违法建设,应当责令其立即停止施工;继续施工的,应当对建设工程设 备和建筑材料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拆除在建部分。 第十五条 对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给予拆除或者没收处罚的,其相应 的违法占地由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处理。 第十六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容管理部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组织,作 出责令当事人限期拆除违法建设(含集中成片的)的决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送 达当事人。对难以确定当事人的,可以用通告形式告知。 违法建设(含集中成片)的当事人应当执行拆除违法建设的决定,在限期内拆除 违法建设。 第十七条 当事人未在限期内拆除违法建设的,由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强行拆 除,并应当在强行拆除前发布强行拆除通告。 第十八条 各级机关、 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擅自批准或搭建违 法建设的,应当自行拆除违法建设。不予拆除的,由本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强行拆除。 第十九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容和占道主管部门滥用职权、超越或者变 相超越职责权限以及违反规定程序,违法批准工程建设的,由行政监察机关或者任免 机关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规定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 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二十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容管理部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组织,在 调查和处理违法建设时,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下列行为之 一的,由行政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按规定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 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应当作出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的决定,只作 出罚款处罚的; (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和各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的有关主管人 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行政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按规定给予警告 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一)擅自批准违法建设的; (二)指使、授意或者强令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违法建设的; (三)因工作失职,对本行政区域或者本部门分管范围内违法建设制止不力,致 使违法建设现象严重的。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 由行政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 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二十三条 对实施违法建设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由建设或规划行 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人员由其所在单位、上级主管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对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容管理部门、城市管理综合执 法组织作出的限期拆除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或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在行政复 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对违法建筑的强制拆除。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行政处罚听证案件中“较大数额罚款”标准的通知
下一篇: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天津市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丨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
010-83687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