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益方科技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庆市税收政策法规 > 正文

重庆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国家税务局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通知

渝国税发[2005]80号颁布时间:2005-04-05

     2005年4月5日 渝国税发[2005]80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国家税务局,各直属单位:   为了加强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进一步规范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工作,市局 制定了《重庆市国家税务局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 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向市局(所得税管理处)反映。 附件:重庆市国家税务局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进一步规范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 本办法。   第二条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是指纳税人未能按照现行税法规定依法申报缴纳企业 所得税,由税务机关根据其生产经营情况或财务会计核算,按照规定的程序、权限和 方法,直接核定其应纳所得税额或应税所得率的一种征税方法。   第三条 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额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以及其他合理的征税 方法。   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 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的办法。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预先核定纳税 人的应税所得率,由纳税人根据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 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   第四条 纳税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   (一)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不设账簿的或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应设置但 未设置账簿的;   (二)只能准确核算收入总额,或收入总额能够查实,但其成本费用支出不能准 确核算的。   (三)只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支出,或成本费用支出能够查实,但其收入总额不 能准确核算的;    (四)收入总额及成本费用支出均不能正确核算,不能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真实、 准确、完整纳税资料,难以查实的;    (五)账目设置和核算虽然符合规定,但并未按规定保存有关账簿、凭证及有关 纳税资料的;   (六)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 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第五条 下列纳税人不得实行核定征收方式: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二)汇总纳税企业及其成员企业;   第六条 核定征收方式的划分   纳税人符合第四条第一、四、五、六项情况之一的,实行定额征收办法。   纳税人符合第四条第二、三项情况之一的,可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办法。   第七条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的办理程序   (一)纳税人申请   需要进行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的企业,应主动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申 请时间为当年2月底以前。申请企业包括符合第四条情况之一的企业、改变征收方式 的企业、调整核定税额的企业、调整应税所得率的企业。   未主动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的,经税务机关查实后,可以由税务机关直接对 其进行企业所得税征收鉴定。   各区县(市)国家税务局应设立统一窗口受理纳税人的申请,并向纳税人出具 “企业所得税管理事项受理(不予受理)回执单”(附件1)。   (二)申请资料包括:   1.企业所得税征收鉴定表(附件2)一式4份;   2.不能实行查账征收的情况说明和相关证明;   3.改变核定征收方式(由定额改为定率或定率改为定额)的情况说明和相关证 明;   4.调整定额或应税所得率的情况说明和相关证明;   5.区县(市)国家税务局规定的其他资料。   上述资料由纳税人根据申请事项进行具体选择。   (三)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申请逐户进行调查核实后,报区县(市)国家税务 局审核。审核决定(企业所得税征收鉴定表)确定为核定征收的,还应同时确定核定 税额或应税所得率;审核决定分别由区县(市)局、税务所、征收室(厅)、纳税人 各留存1份。   (四)审核决定应在受理申请后20个工作日内返回申请受理窗口,做好领取情 况登记。纳税人在15个工作日内未来领取的,税务机关应将审核决定及时送达纳税 人。   纳税人未提交申请,税务机关直接鉴定征收方式的,税务机关应将审核决定及时 送达纳税人并传递至相关税务部门。   第八条 企业所得税征收鉴定工作每年进行1次,时间为当年的1月至3月底。   当年新办企业应在领取税务登记后3个月内鉴定完毕。   实行查账征收的纳税人,经税务机关检查确认有第四条规定情况之一的,可以不 受上述时间限制,及时进行征收鉴定,变更为核定征收方式。   第九条 企业所得税征收鉴定的基本要求    (一)全面分析、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履行纳税义务等情况,为 鉴定其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提供依据;   (二)针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履行纳税义务等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帮助、督促其建账建制,改善经营管理,并积极引导其向自行申报、税务机关查账征 收方式过渡;   (三)要严格按照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审批,严禁违反规定, 对部分行业、亏损企业或规模较小企业搞“一刀切”,随意扩大核定征收范围;   (四)要做好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方式的政策宣传,尽可能为申请鉴定的纳税人 提供方便。   (五)主管税务机关应做好核定征收纳税人基本情况台账(附件3)的登记工作。 对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登记工作应在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完成。   第十条 核定征收应遵循的原则   (一)对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其行业特点、纳税情 况、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利润水平等因素,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公平、公正、公 开原则分类逐户核定其应纳税额或应税所得率,并将核定结果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 督。   (二)对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应对其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研 究、分类排队、认真测算,并在此基础上按年合理核定应纳税额或应税所得率。   (三)对纳税人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均实行核定征收的,核定工作尽量同时进行, 用于核定征收的经济指标应保持一致。   第十一条 实行定额征收方式的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要对纳税人的有关情况进行 调查研究,分类排队,认真测算,并在此基础上,按年从高直接核定纳税人的应纳所 得税额。核定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经营规模可以从经营场地面积、位置、机器设备数量、员工人数等因素进行判定;   (二)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注册资本相当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三)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人工等推算成本或收入核定;   (四)区县(市)国家税务局确定的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第十二条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办法的纳税人,其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如 下: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应税所得率可以按下表规定的标准执行:           应税所得率表 行 业 应税所得率(%) 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 7-20 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   10-20 饮食服务业 10-25 娱乐业 20-40 其他行业 10-30   应税所得率的确定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按照科学合理、税负公平的原则进行细分 和适当调整,每类行业的最低应税所得率标准不得低于同地区同级税务部门确定的标 准。各区县(市)国家税务局可以在确定应税所得率的基础上,本着简化原则根据适 用税率(不包括优惠税率)计算出相应的行业征收率公布执行。   企业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其主营 项目,核定其适用某一行业的应税所得率(征收率)。主营项目是指纳税人年度内营 业(销售)收入最多的项目,其中同行业的经营项目收入可以合并计算。   第十三条 纳税人年度应纳所得税额或应税所得率一经核定,除发生下列情况外, 一个纳税年度内一般不得调整:   (一)实行改组改制的;   (二)生产经营范围、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因遭受风、火、水、震等人力不可抗拒灾害的;   (四)生产经营规模显著变化的(20%以上);   (五)注册资本显著变化的(20%以上);   (六)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的耗用量显著变化的(20%以上)。   第十四条 对于实行定额征收办法的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应将核定的年度应纳税 额分解到季,由纳税人根据各季核定的应纳税额,填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纳税申报。纳税人在填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只填写 第74行“应纳所得税额”、第75行“减:期初多缴所得税额”、第76行“已预 缴的所得税额”、第80行“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并在备注栏中注明实行的征 收办法及核定年度应纳税额。   第十五条 对于实行定率征收办法的纳税人,可以按下列规定之一进行纳税申报。   (一)实行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办法申报纳税。申报、预缴期限在季度终 了15日内,年度申报期限在次年45日内、4个月内汇算清缴。    (二)纳税人预缴所得税时,应依照确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所属期实际应缴纳的 税额进行预缴。按实际数预缴有困难的,可按上一年度应纳所得税额的1/4,或者 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分期预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三)纳税人预缴所得税或年终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按规定填制《企业所 得税纳税申报表》,并在规定的时限内报送主管税务机关。该类纳税人在填制《企业 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除按定额征收纳税人的方法填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外,还应选择填写第14行“收入总额合计”或第15行“销售(营业)成本”、第 16行“期间费用合计”,填写第72行“应纳税所得额”、第73行“适用税率”, 并在备注栏中注明实行的征收办法及核定应税所得率。实行征收率的,可以不填第 72行“应纳税所得额”,将第73行“适用税率”改为“征收率”。   第十六条 税务机关要加强对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纳税人的核查力度,并将汇缴检 查与日常检查结合起来,年度核查面不得低于30%。对不按期申报或申报不实的, 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七条 纳税人对其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鉴定、核定的应纳税额或应税所得率 等事项有异议的,应当提供有关证据,经税务机关认定后进行调整。如果有异议的事 项经调整不能解决,可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向上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结果不 服的,可向法院起诉。   第十八条 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纳税人,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各项优惠政策(不含 两档照顾税率)。纳税人按规定在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期间或优惠政策到期后3 年内,如出现第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一经查实,应追回因享受优惠政策而减免的税 款(不包括2000年1月1日以前享受优惠政策已经期满的纳税人),其中,按规 定执行优惠政策尚未到期的,还应按核定征收的方式恢复征税。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以前规定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一 律改按本办法执行。 附件:1.企业所得税管理事项受理(不予受理)回执单(略)    2.企业所得税征收鉴定表(略)    3.核定征收纳税人基本情况台账(略) (3)

会员登录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